阅读历史 |

第0296章 伪帝还活着(2 / 2)

加入书签

牯牛一样的耕地干活,还真有点如丁公所言。赶忙谦逊地说哪有哪有,丁公才是累了一夜的啊。

几个熟悉昨晚情况的同僚都是呵呵,呵呵的浅笑,连声附和说他们真是为国操劳,受累啦。

旋即,老爷子叫开会议事。

他将锦官城服务中心的架构简单介绍之后,便做如下安排:裘公做服务中心正使,陈宸做第一副使,负责锦官城的拆迁安置和修造事宜,跟着就让赵玉林来做具体的交代。

赵玉林给大家讲:这次搬迁锦官城就不仅仅是修造中枢政务院那么简单了,要在全国做旧城改造的典范,安置房建设的典范和新式工坊建设的典范。还要在这几年的公事中锻炼、选拔一批官员出来建立起咱们的新宋国工部。

丁公和李公都是频频点头。

那魏明堂的家人听到乐了,他家老爷子上城楼出丑要跳楼,虽然在成都丢尽了颜面,但是他的儿子魏十七有了和赵玉林面对面陈诉理想的机会。

如今,他听赵玉林说参加参加搬迁的官员都是将来建立工部的人员考核对象,那只要他的魏十七干得好,将来就是工部的小官员啦,嘿嘿。

赵玉林说城市要改造,首先要将百姓的事情做好咯。咱们不能建好了新城,开罪了百姓。这就需要诸公下去好生学习,调查,多听听百姓的意见。

他告诉裘公,叙州十年前再造旧州坝,新修翠屏山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可以将分拨进服务中心的官员都带去叙州看看,回头再决定如何做。

丁公非常满意赵玉林这种建议式的安排。

他问马灵,锦官城这样一个浩大的项目所需的银子不少,咱们的财务能够支持嘛?

马灵笑呵呵的说确实是个天量投入的项目,咱们起获了一升米教的脏银,又铲除了大粮商,大地主,抄没的巨量的银子,可以投入的银子不少,完全能够支持。

但是,她认为修造锦官城的银子不一定都由府库转运。

诸公立即将目光聚焦到她那里。

马灵吃了一口茶,沉稳的继续讲:她以为,修城需要大量的工匠,得解决师傅们的吃住生活,咱们可以在锦官城外再建开发小区,结合大量农民工的暂住与生活,在锦官城外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城。

诸公惊讶的看着马灵了,她这是要做房地产开发,修房子赚钱啦。

赵玉林笑着说这个有点类似于曹公安排的杨柳河疏浚,首先解决好民工的住宿,而民工撤离后又将他们住过的房屋全部修缮好交给前来种地的农民居住,满足庄家汉的居住需求,视为一举两得。

马灵儿笑盈盈的说正是这样。

丁公乐了,旋即由皱起眉头说这样需要多大的投入啊,哪里来那么多的银子?

马灵说不用咱们府库出钱,咱们可以参考叙州和汉中的模式,以朝廷占多数,民间资金辅助成立修造队,或者就叫修造行,本着节约的原则允许修造行赚取适当的红利,将大大小小的修造项目交给他们来做,就不一定都由咱们官府去筹集银子投入啦。

几位老人的思路迅速被打开了,大赞马灵儿头脑好使,以后锦官城的事情要定期开会商议,群策群力做好咯。

赵玉林说今天就到此为止嘛,裘公赶着年前还有点时间将家眷都接到成都来住下,安排服务中心的官员走一趟嘉定,叙州。

裘公立即高兴的答应下来。

赵玉林说眼前恐怕有李公要忙得了,咱们新宋立国,总得要搞个仪式吧,他提议礼部谋划一下,在成都搞几场活动,咱们过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李公欢喜了,这些都是他的事情呐。

下午,赵玉林叫上赵飞燕,请李忠棉李公一起去查看草堂书院的进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