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332章 战争开销大(2 / 2)

加入书签

手了。眼见着白银的价格在迅速攀升,他想到了发行纸币。

马铃儿说十三铺最大的一铺钱复兴掌柜也看到了银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白银的开采。

因为经济快速发展,银币需求旺盛,银价高企,他们做银子和交子钱引兑换营生的虽然境况略有好转,却还是架不住周边官家开的钱庄票号拖他们的生意。

赵玉林说官府做事的目的是方便百姓,赚钱是本分,却不能像他们那样黑心赚钱。

马铃儿笑呵呵的说:所以人家要来救官府,希望朝廷继续发行关子、交子赚钱呢。

赵玉林黑着脸说这可是由不得他们,顺风司早有线报,这些人过去承接关子发行时掌握了钱引的印刷雕版,想印多少就是多少。他现在都不敢确定那些旧的纸币还有没有藏在暗处没发出来的呢。

马铃儿也是一脸忧虑的点头,说这些耍钱人出手好阔绰了,一上来就送她一尊大金佛呢。

赵玉林愣住,盯着她问收啦?

马灵瞪了他一眼问:她是一尊金佛就能收买的吗?

赵玉林笑了,说他相信自己的女人不会干这样的傻事。让她去找陈宸了解情况,商议个万全之策将新币做好。

江东,临安的皇宫里也在商议铸币呢。

赵炳见到他发行的关子在赵玉林的银币打击下已经形同废纸,而他手里又是极端的缺钱,找来户部尚书和史儿子一起商议对策。

户部尚书说眼下大量发行钱引不做回收,老百姓已经不相信了,一看到黑黢黢的钱引票就笑话咱们在骗钱、抢钱。

打新宋国过来的商人根本不收钱引,只要银子和铜钱。

赵炳在龙椅上听到他称呼新宋国极端不爽,这不是承认了川蜀建国嘛。他马上寒着脸纠正:是川蜀,不是新宋国。

户部尚书晓得自己犯忌了,连连给皇帝认错,一脸傻样的看着宰相史儿子。

史儿子空有一身治国的抱负没地方施展,从临安蒙难之后他就苦苦撑着度日,如今这艘大船依然是千疮百孔,到处都在漏水,他也有些江郎才尽了。

他说再也不能印发钱引了,市面上流通太多,老百姓已经在用麻袋扛着去换银子,这就违背了当初因为金属币太重,生意人交易起来不方便才印制关子作为钱引的流通工具这一初衷。

赵炳问他:不发钱引又咋办?

眼下朕就缺银子花。

江北的余街已经来公函催要军饷了,去年他扣下余街一半的饷银,弄得余街没钱养兵,今年就损兵折将、丢城失地的打了败仗。

赵炳骂骂咧咧的地说算起来他亏大发了,打了败仗要补充兵员和军械粮草,丢了城池又失去了税赋,两头算起来亏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户部尚书气愤的说孟巩那厮还占着庐州不走了,荆湖兵都驻扎进了合肥城里。

孟巩和史儿子过去都在一个衙门里做事,多少有些感情,他说孟巩用兵如神,有他住进合肥准保淮南无恙,还不用咱们转运兵饷。

接着这厮一拍大腿说有了,着人去找孟巩要银子,这两年川蜀都在向孟巩转运税赋,今年征战两淮,川蜀肯定会大笔赋税转运给他。

玛德,这几爷子竟然变相打起了新宋国税赋的主意。

但是,今年赵玉林却改变了援助孟巩的办法,孟大将军要粮,他要一万担赵玉林给三万担。银子却减了二百万,只给了孟珙三百万贯钱。

江东的钦差早早的来到孟巩军帐里守着,余街的信使也悄悄的来找孟巩借粮。

等到新宋国的船队靠岸之后,孟巩没见到曹友闻,却是新宋的兵部后勤使谭友三,他见过孟巩后说赵指挥使叫送来三万担军粮,三百万贯钱。

神威军今年也是打了一仗,再加上洛阳全域抗击瘟疫,开销太大了,还请大将军包涵咋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