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401章 南下先锋官(2 / 2)

加入书签

能苛求所有人都没有二心?

李公说他已经去信斥责其弟,劝其到成都台谏堂来共事。

赵玉林忙说这如何使得,福建安抚使春秋正盛,又正是用人之际,如何走的开?

丁公却认为李公做得好,福建回归新宋大半年了,还算稳定,再有就是要改变福建的现状,必须有强势之人前去大刀阔斧的变革才行。

若是李梁继续留在福建,抹不开面子如何实行变革?

他说:这样一来,福建必然生变,还得谋划谁去接手,需立即回成都和曹公商议。

这时,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诸公何需跑路?咱们就在这里议过。”

众人抬头一看,呵呵,原来是曹友闻到了。

凤凰赶紧出去,亲自给老曹沏茶。

赵玉林说有啥事着急的?要劳烦国主来这里商议。

招呼诸公回去不就行啦?

老曹哎哎哎的问他,这几天成都就像抱着个火炉子一样的热,只许哥儿享受凉风,不让咱们也来凉快凉快吗?

赵玉林无语了,端起茶杯请他品茶。

老曹给他讲,已经知会中枢院诸公明日过来避暑啦,有事咱们就在这里议了。福建路安抚使若是真要回来,他倒是希望凤凰能去。

赵玉林愣愣的看着他了,不晓得他葫芦里卖的啥子药?

老曹喝下一口茶才说:两广和福建的队伍发展太快,大多都是由旧制的宋军改编而来,他希望凤凰过去巡查,监督军纪。若是李梁要回来,那就让凤凰暂行福建安抚使之责,整治完成后再行委任安抚使。

赵玉林觉得他的这个安排不错,就是舍不得凤凰离开成都啦。

他有些犹豫的看向凤凰,女人却是一脸的欢喜,还当众表态承蒙曹国主抬举,国家需要,她定不辱使命。

赵玉林见木已成舟,十分无奈的说姑且就这样嘛。

老曹说啥就姑且了,还有更重要的呐。

他从袖筒里抽出一封书信递给丁公说临安的使相来信了,此人要自任两浙路安抚使。还要咱新宋帮他协防海上,支出江北余街的军费呐。

老曹指指丁公手里的书信说:那才是曹某要请凤凰夫人走一趟的主因,咱们必须对两浙采取高压态势。

李忠棉愤恨的说史贼到了这个时候还想专权,简直是不可思议。他不干了,请辞中枢院副主任一职,要和丁公一起经理台谏堂,请国主准了。

他要让全天下人看看,咱们新宋朝廷是何等的光明磊落。

李公突然辞官,赵玉林和老曹都有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感觉,相互愣愣的看着。

丁公说李公身体抱恙,早就不想干了。如今国家已定,就让李公退到台谏堂来好生休养,还能和他一起为中枢出谋划策呢。

两位老人如此说,他俩还有啥办法,只得点头同意。

次日,新宋中枢院的诸公陆续到来,青城山脚下立即战马嘶鸣,挤满马车。建福宫里一下子人满为患,为了腾挪房间,央金和赵飞燕,火凤凰和顺直娣都住到一块儿了。

老曹笑哈哈的说:看来,建福宫还要扩建才行呐。

赵玉林说那还不简单,就是国主一句话的事情。

曹友闻哈哈大笑。

他俩围着住地转了一圈,决定打开后面的宫墙,再扩建十亩地进来,将议事厅都修好交给清城派打理。平时接待香客,需要时再提前安排。

老曹说:这就好比新宋的一个小行宫啦。前朝可是作为皇家园林守着,决不许外人进出的呢。

赵玉林说这里虽然凉爽,但是湿度也是很大,房屋若是长期封闭不用那才烂得快,岂不是最大的浪费?

老曹笑呵呵的说对头,就交给青城派好生打理,别浪费了。

晚上,老曹召集议事,通报了李公将辞去中枢院副主任的事情。

众人都是一脸的惋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