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412章 颍州被偷袭(2 / 2)

加入书签

即拉开了。

赵玉林嘱咐苗贵细心打理之后和孟珙一起南下庐州,住进了合肥城里。

这里算是孟珙大军的巢穴了,他从荆湖迁过来就一直住在这里。

然而,赵玉林看到城池破烂不堪,街道上乞丐游荡,道路脏乱差,堆积的污物垃圾发出一阵阵的恶臭。

显然,老孟手里缺银子,无法进行精细治理。这样看来,江北的其他州县更乱就可以理解啦。

次日,成都的钦差,吏部尚书范钟带着国主曹友闻的信函和国书到了。成都中枢院已经讨论决定:任命孟珙为中枢院副主任,专事地方政权的恢复建立。

孟珙十分欢喜,他和范钟早就相识,听范钟讲述成都的繁华,川蜀的巨大变化后兴奋不已,连说期待走一趟成都,一定要看看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应该是新宋的国之心脏了。

赵玉林见他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笑了,给他说都是新宋国的副主任呐,孟公想去哪里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范钟说曹国主让他来庐州,一是为了看望老友,送上委任状,再者就是要留在这里和孟公一起理顺地方官吏的事务。

新宋国对吏治实施了大刀阔斧的变革,这里也要按照新的官制改过来,具体如何做,他都听孟公的。

孟公早已开森的合不拢嘴,客气的说他听范公的,都按照成都朝廷的规制来。

赵玉林就不和他们客套了,给他俩说当下军队已经在整顿,负责打探的顺风处还要先一步建立起来,孟公日理万机,得将此事摆在前头。

老孟连忙点头说:是的是的,顺风处的事情耽误不得。颍州被袭击就是咱们情报不灵铸下的大错,必须将顺风处理顺畅了。

三人各负其责的忙碌起来。

临安,史儿子自任两浙安抚使后住进了赵炳遗弃的皇宫,俨然成了割据的小皇帝。

伪帝赵炳走的时候带走了半数的官员和新练两万御林军,两浙的兵马少了一半,开支也下降了不少。神威军没有进攻两浙,倒是让史儿子轻松了许多。

这日,江北来人报告:神威军驰援孟珙余街,江北大胜,已经乘胜占领郑州、许州和颍州等等大城池,收复大批失地,将边界前推到淮河一线。

史儿子吃着上等的龙井贡茶,气定神闲的听着下面给他继续报告:神威军的军船只在在大江沿岸警戒巡逻,主力船队全部北移,大有备战两淮的迹象。

他的心腹阳大全酸溜溜地说:那曹黑子和赵弃儿简直就不把咱临安放在眼里,他们自己不来,连个使臣也不派,这是要将咱们凉拌啦?

史儿子半闭着眼睛问他:人家为何要来?

这里已经是两浙路啦,早已不是大宋朝廷了人家还来作甚?

当初就是官家坐镇大宋龙庭的时候,也不见赵玉林来过一次嘛。

阳大全这才想起,当真啊,即便就是皇帝在的时候,赵玉林也是一次都没有进过临安。

咦,他脑子里突然打了个激灵。

刚才好像听到史相已经没有叫赵弃儿,而是称呼赵玉林了,这个可是史相对川蜀,对那赵弃儿的重大变化。

一直以来,史儿子对赵玉林恨之入骨,都是张口赵弃儿闭口赵弃儿的叫,今天咋就改口喊赵玉林了?

这个,就只有问他史儿子啦。

这厮给阳大全说:要想赢得尊重,就必须得有实力。咱们还得抓紧练兵,加快造船呐。

史儿子一方面给成都中枢院传递他不设防,只做治理两浙的安抚使、地方官的心思,一方面又在杭州湾里大练新兵,打造战船。

其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对付蒙古帝国的大兵噻。

阳大全秒懂,怀揣着史儿子改口称呼赵玉林的疑虑告辞,要去督促收税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