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596章 枢密院拾号(2 / 2)

加入书签

逃过一劫。

惊醒之后大喊大叫,像个疯婆子一样。

等谢老太清醒过来,却是做了一场噩梦,浑身湿漉漉的直冒冷汗。她一边咒骂赵玉林,一边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再上床就叫侍女和近侍太监轮流守在床前,不许打盹。

这就苦了她身边的公人啦。

两个老近侍嘴里不敢说,心里却是将她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发誓等皇帝回来要去前院打工,再也不侍候这个老妖婆。

皇帝一路游山玩水的耍了一月回去,太后早已连买蔬菜的银子都花光了,成天靠吃咸菜、沾盐水过日子。

谢老太操着沙哑的声音大骂皇帝儿不孝,皇帝心里却是喜滋滋的畅快极了。

一群宫人围着皇后说他们都受够了,要到前院来做事,求皇后收下。

皇帝在边上连呼大善,准了,前院正好缺人手,都到他这边来,叫皇后上报礼部核发薪酬。

太后被他气得吐出一口老血,一口气上不来就要倒下去,幸亏两个老嬷嬷及时扶住,赶紧回屋去了。

皇后有些不放心的问皇帝,如此,不太好吧,还是让太医过去看看。

皇帝给皇妃使了个眼色,皇妃立即去办。他给皇后说:死不了的,这人特会演戏,用不着担心。

太后的那点招数,皇后多少还是晓得的,过去她们婆媳俩就斗了不少回合,她只是觉得这样公开吵架闹矛盾,怕外人好笑。

皇帝现在的日子胜过坐在龙椅上的时候,他才不管这些,就是要谢老太的好看。他认为关着门都在别苑里,谁敢说出去。

赵玉林正在和段小林把酒言欢呢,如何晓得他的这个老丈人在自娱自乐。

段小林来要军械,他说有,都是旧的,还是老规矩,给多少钱就拉走多少军械。

小林子不按他的三舅哥如此爽快,乐了,告诉他就是带了现银来的。

他说:咱两兄弟只管吃酒,要办事去找后勤使曹永将军。

这段时间,原后勤使谭又三的病体再也熬不住,撒手人寰了,兵部隆重安葬了又三,提拔副使曹永接任。

此人是巩州汪古部的起义将领,跟随李云清征战吐蕃,功劳巨大,赵玉林考虑到他的身体健康,调回成都做后勤副使,现在接了又三的班做正使。

稍后,曹永便到了,赵玉林请一起吃酒,让他打开成都、雅州和嘉定的仓库,有多少卖多少给大理国。

曹永接令照办,段小林欢喜的跟着曹永走啦。

回头,顺直娣忧虑的问他:哥儿如此大张旗鼓的卖军械给大理,就不怕北方的饿狼晓得?

央金笑呵呵的说:玉林哥就是要叫草原帝国晓得,让他们放松警惕,好叫边关有时间和精力一心整军呐。

顺直娣脑子简单,说啥是啥,听了央金解释才恍然大悟。

枢密院的苗贵和兵部尚书杨兴运一看就相视而笑,苗贵给他讲:还是不能大意,兵部要提醒顺风司注意,密切关注这批军械的去向。他担心草原帝国现在缺铁少银子打起大理国的主意,到大理国去转手采买咱们的军械也不是不可能。

杨兴运马上警惕起来,颔首吃茶。

苗贵说:哥儿这招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眼下咱们的旧制军械有些库存,却还没有到富裕的地步。少爷大肆卖出去,是叫大理看到咱们是一家人,也叫草原帝国看到咱们安心整军,稳定边关。

杨兴运自然明白,不住的颔首,叫苗贵放心,他会把兵部的职责担当起来,办扎实了。

这些年,神威军的军械不断推陈出新,质量随着机械的不断改进也是大幅提高,部队换装新军械后渐渐库存一些老旧军械,赵玉林觉得没必要保管在仓库里烂掉,拿出去变现还能获得现银,支持陈显的技术革新。

隔日,赵玉林拉起苗贵到兵部主持会议,商讨神威军大改。

他将自己草拟的手稿递给苗贵传阅,告诉大家:随着国家研制的新式军械质量稳定,产量有保障后,神威军的战法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已经不是过去依靠人多拼命,举着刀枪,盾牌打仗的队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