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00章 火井天然气(2 / 2)

加入书签

之不尽用之不竭,邛州这一带天然气丰富,埋深浅,还出卤水,能制盐。

过去老百姓打口水井,有可能就打出盐井或者天然气井来了。

陈柳老远的在后面接话,他都听说了,以前火井有气的时候,这里的人用火气煮盐赚了不少银子,还有人尝试着用打通竹节的竹筒装气回家做照明,能燃好一阵呐。

赵玉林笑哈哈的说这次咱们就试试,看看咱们的运气如何?

呼兰欢喜的说他的运气超级好,她相信哥儿能成。

才进入火井县,县尉左良臣就来接着了,请示他如何安排?

赵玉林问道:呼兰夫人也到这里来了,邛州城里没人坐镇咋行?还是邛州的防御使呢。

良臣憨厚的说邛州整治官场以后各级衙门都有兄弟们主事统领,三少爷大可放心,他这个兼着火井县尉的属下不在少爷身边伺候着咋行?

赵玉林懒得和他啰嗦,叫头前带路,直接查看火井。

左良臣是他的前任卫队长,赵玉林在火井县抓县尉,治恶霸,彻底清理害群之马后县丞,县尉等一干官员全进了牢房,县衙崩塌后只好把良臣留在火井主持大局。

他陪着呼兰走过大半个火井县,看过的火井都是死火井,毫无气息,井深也就在三十来丈左右,有些失望的问左良臣:难道就再也没有啦?

良臣报告他跑遍了乡村就这些,再有就得去山沟里找寻,老远了。

他们查问过附近的老人,这里的火井在三十年前还有火,有一年这里闹地震,很凶猛的,垮了不少房子死了不少人,过后一口口火井就慢慢熄灭,如今便再也不见了。

赵玉林看着天色已晚,叫回到前面的村子里休息。

这里正好有一口井就在茶马道边,是火井县最早发现的火井,井深只有十丈不到,边上还有一口废弃盐井,只因为没了火井后煮盐成本高,弃之不用。

赵玉林在良臣的张罗下住进村里的大户王员外家,分工合作后院子里迅速安静下来,他叫请院子里的老人过来问话。

左良臣马上请来了七十高龄的王家老员外,此人须发染白,身体却是十分硬朗,两厢见礼过后他一边吃茶一边听老爷子讲火井的故事。

老员外十分健谈。乐呵呵的给他讲解:都是祖上的事情了,这个村落叫王家大院,将近二十户人家就有十八户姓王,另外两户也是和王家沾亲。

他记得还是儿时那阵,火井县有三口井出火气。但是其他的井要不就是只出火气、没得卤水,要不就是出卤水的井和火井相隔太远,还需要人工长距离运输卤水制盐,成本太高赚不到银子。

老爷子得意洋洋的说:全县就他王家得到上天眷顾,村头这口井不但出火气,火力还挺旺,旁边的卤水井里的卤水也是取之不尽,盐分极佳。众人都赞誉此阴阳二井是他们王家的福井,是天老爷的馈赠。

那时他家在邛州城里,在成都府都有商号,生意做得可大了。

然而,好运不可能天长地久,一场大地震过后火气没得了,盐井的卤水也开始减少,没法制盐。他家请神仙,找行家里手看风水,跳大神都救不活福井,辗转周边打井,耗尽积蓄也不成。

他的祖上认为是他家没有行善积德,遭到上天的惩罚,断了他家的财路。祖辈从此便立下规矩,要世代子孙乐善好施,做老实本分人家。

老爷子讲得神乎其神,有鼻子有眼,赵玉林却从不相信鬼神。估计是他的祖辈当年做下了亏心事,正好又遇上火井断气,再竭尽所能寻找都不得火井,才联想到是受了上天的惩罚。

他心里在寻思,村头这口井过去产气,是不争的事实。

说明这脚下之地就埋藏着天然气。

既然地下有气,那他们煮那么点盐就把天然气用完了吗?

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时他们挖的也不深,气井又已经废弃了几十年,或许是因为地震,下层的岩石运动堵住了出气的通道。

深挖下去后或许又能产气呢?

依着这个思路,赵玉林决定就拿村头这口井试试,便问老爷子:可否让他掏一掏火井?或许还能出火气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