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29章 国主是我的(2 / 2)

加入书签

不去啦。

史天泽太清楚不过,就算神威军赵玉林留下他,漕帮弟子也容不下他了。

这厮被抓住时周围那么多的百姓都晓得是他掐死了漕帮帮主曹绍清。漕帮有血性的汉子多如牛毛,还不吃他的肉、喝它的血,扯下他的骨头当柴烧泄愤。

他的部属告诉他:大汗一点也没有责备之意,反而送来了美姬和金银以及无数珍奇异宝。

史天泽自然明白呼毕力的意思,就是要他死心塌地继续为帝国卖命。这厮立即按照呼毕力的意思动起来,动员加驱赶的编队西征。

漠北王庭,呼毕力正在批阅奏章,这厮学着汉人皇帝的理政模式治国,和他的前任相比就进步不少。

然而,南边新宋国异军突起,帝国军队屡战屡败,留给他的时间却不多了。最让他头痛的,还是草原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文字。

这,也要怪赵玉林在甘肃截和了本来要去投奔他的吐蕃人八丝,这丫可是研究了多年的草原文化,以吐蕃文字为基础,已经为他编排出一套规范的草原文字了。

八丝带着他的最新成果代表他的师傅从逻些城出发,经过青海来到甘肃,所见所闻发现新宋人人平等是理想社会,沿途的一座座城池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感到共和治国的赵玉林更靠谱。

这丫在兰州止住了脚步,看到欣欣向荣的城市赞不绝口。

赵玉林再邀请他进关中、汉中、走保宁府游历,和当地僧人辩经之后他就笃定吐蕃该跟着神威军赵玉林走。

自然就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弃之不用。

呼毕力就悲催了,没有像样的草原文字,看起奏章来就很累,遇上有的王公军将自学能力太差,写的奏章就像鬼画桃符,他实在是看不懂,无奈的丢在地下。

他的亲卫董大哥已回来侍候在身边,小心的替他拾起来放好说:看来大汗应该推行汉文字,像这样,各个部落都有的文字犹如天书,统一文字就好办了。

既然是一个国家,咋能没有自己的文字?何况草原帝国已经有文字基础,呼毕力没有采纳董大哥的意见,而是叫帐前近侍去给太极书院传话,要书院潜心研究,为帝国造出一种方便书写的草原文字。

这厮感到累了,闭上眼睛仰面躺在龙椅上问他的董大哥:南边的新宋在干啥?

董亲卫说他整理了暗卫发回来的密信和报纸,综合起来看:南边的新宋国正在掀起一场水利大修造,他们要大修都江堰,大修零渠,还要大修郑国渠,这些水利枢纽型工程在先前都是历经几年十几年才建成的。

新宋国要大修,一定会花费不少国力,动用大批民工才能完成。

呼毕力紧皱的眉头舒展了许多,笑着说:新宋这样折腾很好嘛,至少他今年要轻松点。赵玉林要做好这些,不至于快到连一年时间都不用嘛。

董亲卫十分自信的禀报:新宋国口口声声大修都江堰,那是雷声大雨点小,都江堰必须在清明时节开水以供灌溉,这就决定了只有最多半年的维修时间,能做多少事儿?

其他的像灵渠、郑国渠倒是可以慢慢修他个三五年都没啥问题。

呼毕力乐呵呵的说:他倒是乐见赵玉林天天陷在都江堰兴修水利,一辈子都不离开呢。

董亲卫自嘲的笑了,心道大汗真是的,咋就做起白日梦。

他继续禀报:新宋的精铁送来了两万斤,咱们的马匹也如数放了过去。那精铁锭上均有编号和铸造工匠的代号,质量上乘,他们没有食言。

呼毕力说赵玉林不会骗人,咱们的马匹也不许做手脚,眼下咱们只能靠这条渠道快速获得大量的精铁,若是被新宋堵死,就是派兵去夺取了大名府都来不及啦。

董亲卫“喏喏”的答应,给他禀报新宋人小心着呢,据暗卫打探,送过去的马匹都是逐一检查、单独饲养,担心咱们使诈,参进去瘟马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