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50章 维持不下去(2 / 2)

加入书签

安康要紧,诸公应当鼎力相助,把国事都办妥帖。

赵飞燕笑盈盈的说:大善,多谢诸公体恤。那就有劳华公监国,诸位臣工辅佐啦。

诸公马上“喏喏”的答应。

晚上,李梁上门来给他禀报,麻逸国使臣到访,所谈军务还需指挥使权衡,怕要耽误飞燕国主的行程。

他说无妨,国事为重,就让飞燕先行一步。

第二天,赵飞燕拉起顺直娣陪着段小林和赵思涵登船离开成都顺江而下。一行人来到犍为嘉阳新镇,坐上还在试运行的火车谈笑间便到了新市镇。

赵思涵惊讶起火车的速度了,抓住赵飞燕要新宋国将铁路修去她的昆明。

赵飞燕笑哈哈的说铁路上铺的可都是金子,银子,火车可是在精铁铸造的铁轨上奔跑,朝廷哪有那么多银子?

这两年还在打仗呐,咱们先把铁路修到渡口镇再说哈。

段小林心中装着变革的大事,没心情扯这些,拉着思涵和两个嫂嫂告别。两人送走段小林他们立即坐上轿子去逛黄琅古寨。

李大奎早就接到飞鸽传书在此等候了。化装成亲卫的兵部参谋迅速将谋略送上。

赵飞燕一边吃茶一边给大奎讲:三少爷相信大奎将军能办妥帖,只叫本宫来传话的。

李大奎已经看完兵部的计划,要他统御全局,应对大理国可能出现的混乱。赵飞燕还没说完他就紧张的开口道:国主统御全局,属下咋能越制,全听飞燕国主差遣。

顺直娣笑盈盈的说:李大哥见外了,三少爷认为李大哥坐镇渡口,调度三军应急最是妥当。她和飞燕来新市完全是为大军打掩护的。具体如何做,兵部有参谋在此,请李大哥临机处置便是。

赵飞燕一脸严肃的说:她这里只有一条:务必保证镇南王王妃的安全,可是三少爷的亲妹妹。眼下火车已经可用,兵部调集军队和辎重又多了一条捷径,她和三少爷都相信大奎将军能做好。

李大奎晓得赵玉林信任他,将解决大理的重担交到他肩上后干劲倍增,猛地站直后“啪”的立正敬礼,给赵飞燕保证完成任务。

赵飞燕笑哈哈的说:三少爷晓得李大哥舍不得身上的军装,骨子里还是军人的气节,要本宫带话:此役,全凭大将军作主。

本宫只是来修养的哈。

大奎马上请国主安心休养,属下绝对竭尽全力做好。庚即就和兵部军将一起离开。

赵飞燕终于放松了,慵懒的坐在宽大的藤编椅子上晒太阳。

她想到自己老爹也来过这里,呢喃着说她在这里几句话就决定了大理国的去留,当年她爹治国咋就那么难呢?

顺直娣乐呵呵的说:那是咱国主有个好老公噻。玉林哥脑子聪明,会酿酒,做香水,五谷丰一出就叫他的神威军饿不着,有雄兵在手还怕啥?

赵飞燕自言自语的说:雄兵再多,还是要和咱一条心的人带着才成。她站起来叫走起,咱们既然来了新市,就去附近的县看看吧,凤凰姐姐都不辞劳苦的出去巡查贪腐,咱们为啥要偷懒。

直娣“耶”了一声说,大善呐,国主亲自走县衙,效果肯定不一般。两人随即开启了最底层的调研督查模式。

成都,礼部尚书李梁率先和麻逸使臣接触,麻逸的主使送上朝贡礼后质问新宋为何不管前朝流寇,致使南洋诸国遭遇战火连连,人员和财产都蒙受巨大损失。

李梁不冷不热的说:旅宋军也是中土人,他们出海谋生多有不易。这些人自成一国后便和麻逸一样,都是新宋的邻居。既是做邻居当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哪有大国欺负小国的道理?

麻逸主使急了,实话告诉李梁:旅宋军船大,军器先进,不断进攻南洋诸国,要一个个都并入其旅宋国内。士可杀不可辱,小国再小,也是一国,他们联合起来奋起反抗后才和旅宋军打成平手。

作为天朝上国,新宋难道就不管?

这句话,反而把李梁给问住啦。

李梁脑子里天生就带着天朝上国的执念,别人把帽子往他头上一戴,这丫当然就幸福的坐稳了。把他刚才说过的啥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的话一股脑儿都丢进了太平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