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64章 草原开新路(2 / 2)

加入书签

安排,呼兰叫他停下休息都不愿意,指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说咱们回来啦,这地方呼王爷住过,那地方塔擦儿王爷住过,如今都是咱们呼兰公主的啦,哈哈哈。

呼兰笑哈哈的叫别乱讲:汉人、草原人都是一家人,都是新宋朝廷的哈。

北方,神威军如入无人之境,正快速向草原王庭前进,大军眼看着就要合围哈耳和林。

呼兰的母亲苏禄赫尼娣却是一点也不着急,左右的臣工、军将都是一脸的慌张,大呼猛劝太后快走,或许还能逃出去和呼毕力大汗相聚。太后十分淡定的说要走的都快走,反正她是不会走的,她要留在王庭看着新宋国的神威军进城,看他们如何烧杀抢掠。

打东边跑回来的一个达鲁花赤苦笑着说:太后多虑了,神威军在战场拼命厮杀,面对平民百姓却是秋毫无犯,不做杀戮,更不会抢老百姓的东西,没有烧杀抢掠。

苏禄赫尼娣冷冷的说:这不就对咯,老妇手无寸铁,他们能拿哀家奈何,无惧。

呵呵,这老太婆耍赖了,以为她自己不拿刀枪,占着王庭不走神威军就拿她没辙,可能吗?

三日之后,张直,吴杰和巴图鲁会猎于哈耳和林大草原。

张直笑哈哈的对着吴杰说:三少爷有军令,咱们都服从吴大将军调度,本将已严格约束部下不许滥杀无辜。

巴图鲁也是笑哈哈的说这一路跑的真是痛快,就没有见到过像样的抵抗,他的骑兵听从吴大将军调度。

吴杰恭敬的求两位老哥放过,他这里是赶鸭子上架,兄弟们还是商议着干。三个汉子随即放出一串爽朗的笑声。

一向仇恨蒙军,上去就砍的张直说:咱们要不还是围三缺一,打出三轮宣传炮再进攻嘛。

张大将军能说出如此温柔的话,足见他对赵玉林军令的重视,中军大帐有令:三少爷言,进入草原不许滥杀无辜。

就这一句话,不晓得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这群虎狼跑马进入草原后见到的多为老弱妇孺儿童,渐渐的也起了怜悯之心。

行军路上,曾经发生过驻地士兵被袭击的事件,张直都叫审问清楚,只诛首恶。

神威军迅速将城池围住。

苏禄赫尼娣得报城池被围,但是西门外却没有一个敌兵,心中好奇了,赵玉林的兵也学会了他们草原人的传统打法,围三缺一吗?

呵呵,围三缺一这个攻城办法早就有了,至少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就经常用,哪是草原人的专利。

成都,赵玉林正在陪着新任台鉴堂堂主曹友闻吃茶。

老曹关心西北战事,关注南海水师出征,特意找他来吃茶叙话。

他说,南海南边有戏,就看水师如何做了,收复旅宋岛的大宋残兵,击败南海小国组成的啥联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给咱们的水师找到几个适合海船避风的优良港口驻军。

老曹说他越来越自信了,就不怕失败?

他问有啥怕的?

咱们的战船真是这世界上最大的,还有投石机,迫击|炮都打不过区区小国的水师,那就只有回家来抱孩子算了。

老曹听得哈哈大笑,就喜欢他这样说话。

老曹给他讲,待中枢院的臣工回京师之后,他要将台鉴堂的长老和调研也分组放出去仔细调研,为朝廷发现问题,提些实用的建议。他觉得丁公主持台鉴堂的时候,台鉴长老们出京巡视的少了,没有真正起作用。

赵玉林给他竖起大拇指点赞,他说:老爷子在世时他不好提出太多的建议,怕老爷子认为是在批评台鉴们没用心。他认为台鉴和在职的官员是一样的,要真抓实干,多为朝廷建言献策才好。

他给老曹建议去一趟浦江县,听闻高稼回到家乡后力推乡村建立议事会,浦江的农村变化很大。高公非常关心农事,拿出积蓄改造田地,建立茶园,种植葡萄,浦江的县令一到成都就猛夸高公的好呢。

这就是咱们台鉴长老的楷模,是榜样。

老曹颔首说他也晓得了,咱们说去就去,这就走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