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77章 铁杆汉奸阴(2 / 2)

加入书签

总要和新宋面对。

众臣高唱“喏”字退朝。

小皇帝说的不错,败军主将显然有点夸张了。

新宋国水师炮击准度绝对没有他说的那么精准,每每开炮都是集火齐射,哪有啥一炮就能将敌船炸沉的,绝对是在吹牛日哄人。但是,他报告新宋国的船大却是不争的事实,新宋国继承并发扬大宋的造船技术,一般的货船都是超级大,造的战舰肯定不会小。

此时,新宋国的洪州就在建造蒸汽机推动的新式战船,一开始就上两千吨的大船,这在他们眼里可是超级巨无霸的存在,赵玉林都还嫌小呢。

只因为各项技术都在创新摸索,修造进度实在是缓慢。

赵玉林却是一点儿也不急。

应用蒸汽机造船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给陈显讲,慢一点不要紧,创造出造船的新方法最为重要。

随着造船技术的积累,还会大量制造出先进的工具来,推动新宋国从手工业向机器化大生产进步,作坊变身大厂房,会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向前猛推一把。

此刻,他正在和工部尚书余大异叙话。

昨夜一场大雨,暑气退去,清城山的气温下降了不少,凉风习习令人神清气爽,两人在高大的楠木树下品茶。

大异给他禀报,工部拟在甘肃的兰州建立新的大型工业园,推动西北的手工业革新。

赵玉林颔首,告诉他当前西北的道路建设最为重要,不管是去吐蕃路,还是一路向西去西域的阿里马力,去啥马尔汗,道路都是制约咱们统一西域,守住西域,拉近西域同胞最大的难题。

在兰州建立工业园,将最新,最好的技术带过去加快甘肃的道路修造,力争早日将铁路修去兰州,修去西域。

余大异欢喜了,没想到他如此重视大西北的营生,告诉他甘肃路打出了咕咕冒石油的油井,咱们有了用不完的石油,他要亲自去西北操办。

赵玉林见他一脸的嘚瑟劲儿,心道才搞出屁大一口油井就如此得意,还差的远。

现在,新宋国各地看到火车的巨大运力之后都意识到了新式机械对于生产作坊的重要性,大量的新工具被制造出来后省时、省力还省工,迅速提高了工匠的劳动效率。

新宋国的税赋出现爆发似的的增长,原因就在于此。

赵玉林叫他把还在修路的魏人生带去锻炼,那小子头脑机灵,办事踏实,是个可造之才。

大异嗯嗯的答应,满是崇拜的说国主爱惜才俊,还记得那个魏人生,他会像当年国主栽培他一样看着人生成长。

赵玉林笑笑说朝廷培养一个官员不易,看他造化了。

他说:咱们在清城也差不多住了半月啦,暑气已退,还是回去吧。

大异说他这就去知会诸公。今年的天气太热,此次避暑是历年来休假最长的了。

赵玉林颔首,给他说好事不在忙上,诸公回去晓得抓紧干,不会耽误事儿的。

次日,他领着中枢院和台鉴堂的臣工返回成都,艳阳高照下的城里都还是炎热难当呢,这倒是突显了清城天下幽果真名不虚传。

他刚进屋坐下,侍女就来禀报:草堂书院的张老院长到访。

赵玉林带着顺直娣出门迎接,老头子却是笑呵呵的说立下大功了,为朝廷寻得算术名家李静斋老先生啦。

旋即便将身边的瘦削老人介绍给他夫妇俩。

赵玉林马上请屋里坐。

张向阳还在大大咧咧的叫李静斋看好了,玉林小哥虽贵为国主,和我乃是多年的忘年交朋友,一点也没有国主的架子,对吧。

瘦削老头儿还在诚惶诚恐的懵逼呐,顺直娣已经引着来到后院的花厅围着石桌坐下。

他笑呵呵的问:静斋老先生可是创立天元术的神仙级算数名家?赵某终于得见先生尊荣了。

张向阳笑哈哈的说:正是,正是。和哥儿发明的赵氏数字有的一比呐。

赵玉林刚把茶水喝进嘴里,差点就要喷出来。

李静斋早已不住的说:岂敢、岂敢,自己的就是雕虫小技,岂敢和国主的赵氏数字相提并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