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91章 本公主要追(2 / 2)

加入书签

车队过了咸阳,朝黄陵去的人越来越多,一队队骑马的奔驰而过,老皇帝看到各式车辆和五花八门的穿着,惊叹起新宋的繁华,这才多少年呐,国家就变得愈来愈富有。

谢老太和皇后、皇妃挤在一辆马车里,看着外面繁华的景象心中打翻了五味瓶。当年她从磷州回来时,还觉得道路崎岖,马车颠簸的厉害,这次行走在秦直道上感觉又平顺了不少。

皇后赞许的说:刚在驿站歇脚时她听驿丞讲,朝廷新开了邮路银行,里面赚的钱要按比例拿出一部分来供各地州府维修道路,新修驿站,叫专款专用。

所以,咱们新宋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好走呢。

皇妃十分羡慕的说:这些主意只有玉林才会想出来。

咱们过去晓得的钱庄,汇市都是盘剥存钱户,为有钱人开的。新宋的银行存钱要给利息,规矩全部公告在墙上,人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都愿意把银子存进银行,营生好做多了。

皇后给她们说:她听夫君讲,朝廷还支持各地设立了慈善堂,善人的银子都公开捐到那里,人家每半年张榜公示一次钱款的花销情况,叫布衣都来监督使用呐。

谢老太不屑的说那是赵玉林不缺银子花,才这样干的,他家要是没有半点儿产业,手头紧了一样的向府库伸手拿银子。

两个女人吃瘪了,掉头看向窗外。

呵呵,谢老太的意思是:当年她们作为皇家统治者的时候,谁个不是没钱就去府库拿的。

众人来到山下,老皇帝看到身着大唐服饰的军人威武的站成一排,参加祭祀的官员全部穿的都是唐朝官服,吃惊了。

礼部尚书李梁笑呵呵接住后说:三少爷认为咱们新宋疆域浩大,都属唐人,以后祭祀就都用唐朝服饰,要子孙后代记住咱们是唐人,是华夏人,是龙的传人。

老皇帝激动得浑身战栗,无法用言语表达。

李梁笑呵呵的说:请专使和夫人们沐浴更衣吧。

稍后,李梁宣布:新宋朝廷寻根祭祖皇帝陵公祭仪式开始。

山上的武士立即敲响大鼓,撞响大钟,鼓声雄厚,钟鸣悠远,鼓乐齐鸣。二十四通雄厚的鼓声象征着新宋二十四个路的百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重振汉唐。九响钟鸣代表华夏人的最高礼数,表达华夏儿女对黄帝的崇高敬意和感恩。

老皇帝看到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场面,身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十分虔诚的敬献祭品,恭读祭文,扎扎实实的完成了整个礼仪后浑身是汗的对着李梁说:老夫汗颜了,没想到礼部谋划的如此周全,意义非凡呐。

李梁嘚瑟给他讲:所有议程都是赵国主亲自审定,目的是凝聚起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先生应该看到身着吐蕃服饰和草原人服饰的百姓都来了,这是咱们特意为他们留下的位置。

老皇帝打心里赞叹他的女婿思虑周全,不住的摇头说他老了,不中用啦,下山就招呼直接返程。

成都,赵玉林陪着台鉴堂的诸公来到清城山踏青,一行人游玩了半天住进建福宫里吃酒。

树上,小松鼠在枝条间做飞行表演,林中,啄木鸟当当当的敲击虫子的巢穴。曹友闻欢喜的说满眼都是绿色,空气都甜得腻人,舒服极了。

孟珙问他,哥儿为了陪咱们这些老朽,竟然放弃了陕西的黄陵祭祀,不好意思啦。

范钟笑哈哈的说:玉林小哥的这个头才开得好呐,新宋国第一次祭祀大典由前朝黄帝作主祭,妙哉。

李檀很认真的讲:这叫承前启后,赵国主思虑细致呐,如此一来,全天下人便没有任何理由不鼎立支持新宋朝廷坐稳江山。

赵玉林才没想那么多呢,他不去理论,笑呵呵的连呼吃酒、吃酒。

老曹说:回去,台鉴堂就要忙碌起来了,按照年初的谋划,台鉴们要各自带队下去巡查调研州县,必须一竿子插到底。

赵玉林点点头,给大家讲:大战基本上没有了,新宋进入治理阶段。有句话说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难就难在是不是依法办事?

是不是秉公办事?

是不是实事求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