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99章 狠狠治不服(2 / 2)

加入书签

爷爷出来一掌拍死。

仙人板板,药师爷爷要出山,那可不得了。

赵玉林不讨论这个话题了,爱咋咋地。

他将叫花鸡转过去请丈母娘品尝,赵光宸看到已经撕碎的叫花鸡笑嘻嘻的说她婆婆要吃一只整鸡,才不吃这样的烂鸡肉呐。

女帮主笑哈哈的说还是她的乖孙爱婆婆,不过,婆婆做了几年安抚使也改性啦,咱们就吃这种碎鸡块。

随即便抓起两只鸡腿,一只送给光宸,一只送到自己嘴边啃起来。

赵玉林彻底无语,老老实实陪着用膳。

次日,由他主持继续培训。

赵玉林给各位安抚使讲解如何制订规划、计划,要求各地安抚使到任一方后广泛调研,认真听取地方耆老宗亲的意见后为自己主政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

这个就比较复杂了。

过去连年征战,朝廷考核地方的重点在稳定,按时上交税赋。现在新宋全境都稳定下来了,重点就是如何搞建设,让百姓吃饱饭,衣兜里有银子。

他要安抚使们回去仔细考察,分片治理,一次又一次的为老百姓拉网式解难,总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

三日后,安抚使们完成了各项培训和议事陆续离开。

王珪已经回来接任后勤使,曹永就要去吐蕃了,陪着王珪前来吃茶辞行。

赵玉林笑哈哈的说:曹兄真是在践行咱们的官员能上能下了,此次再去逻些城,首要的是保重身体哈。

王珪担心的问他真的行不?还是留在成都吧。

曹永笑着说请王兄回来顶着,曹某就是要去吐蕃的。这些年吐蕃的变化大了,各方面都好了许多,肯定没问题。他时常梦见李主帅,给他交代要把吐蕃的事情做好,心中放不下,必须去守着。

曹永提到的李主帅,就是为了统一、治理吐蕃魂断雀儿山的李云清。

李云清是从宜宾走出去的神威军早期干将,一心一意为了吐蕃的事儿操心,别无所求,当年曹永是西征军的副职,就在云清手下办差。

赵玉林听到他如此说来,不讲虚的了,给他讲:军师有遗言,咱们要把天竺给军师制服。

此去逻些,曹兄就专注于此事吧。

咱们也不欺负别人,是咱们新宋国的,一寸土地也不给天竺。不服,就给我狠狠的揍。

曹永嗯嗯的点头,给他说西域基本稳定了,吐蕃路、安西路和西域路驻军那么多,他去和兄弟们商议后再给三少爷禀报如何做?

赵玉林颔首,给他说此时的天竺国四分五裂的根本就不用费多大的劲儿,他们喜欢耍嘴皮子,总是说自己有理,咱们别去上当,先用拳头打服了再讲理。

庚即就拉起王珪给曹永送行。

回来的路上,他叫王珪熟悉情况后先走一趟升龙,了解一下新一军成军后的利弊,迅速确定编制、调整装备,整编出咱们的新二军、新三军。

王珪当即领命而去。

这丫接令回成都,心中欢喜的不要不要的,没想到自己就要退休了还能进京做事。

曹永接住后给他介绍:做后勤其实很简单,三少爷咋说就咋做,只要自己不贪,手不乱伸,一切都是妥妥的。

曹永问他,晓得后勤上一年的开销有多大?

王珪如何清楚,以他在灵州的开销估么着算还相差一万八千里,惊得心脏砰砰直跳,这丫吧眼睛瞪的大大的看着曹永。

曹永拍着他的肩膀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是做到咱们这个份了,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他相信自己没看错人。

王珪叫他放心,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不会被银子给迷住眼睛。

但是,今天赵玉林要他跑一趟升龙,了解新军的整编情况,就超出了自己想象。这丫不敢马虎,立即去找兵部尚书杨兴运禀报。

赵玉林回家,呼兰笑哈哈的说这就要回去啦,小马驹也有了大号,叫赵光和,陈叔希望咱光和在草原上健康成长呢。

他抱着小儿子在院子里转悠,嘴巴里呢喃:这一去不晓得要等多久才能回来啦。

呼兰也不想走,两眼炽热的看着他说:今晚侍候本宫舒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