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144章 仁怀堡平叛(2 / 2)

加入书签

泸州无法办到为由,稀稀拉拉的派出人和船来做事。

赵玉林对这些人的作为早有预料,还是不按他们如此荒唐,视行军打仗为儿戏。当真叛乱隔着大江,还远。真到那个地步了,这些官老爷可以一拍屁股去临安朝廷找皇帝哭难?

但是,赵玉林还是要以平叛总督的名义传令,一道道文书迅速飞向各地。

下午,前方战报到了,神威军攻下留元。

赵玉林随即前移指挥部。

泸州城里早已热闹起来,来来往往的全是军船、军马和军人。一道道文书像雪片般的飞进府衙,因为下面行事不力,知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幕宾石如玉端着茶碗递给知府,告诉他别看赵副使写得十万火急,他们自己有船在不停的穿梭,显然还是有所准备的。

不过,这次平叛,倒是一眼就看出咱泸州究竟谁在做事,谁在拖后腿了。

他给知府建议就按当初的分工,将神威军的要求不折不扣的传下去,谁完不成后果自负。

知府瞪了他一眼说别看赵副使年轻,可是领着二十多万兵马的封疆大吏,他要平叛,会没有准备?

接着又无奈的自言自语,说这是咱泸州的事情呐,他迅速分配任务,亲自下去督促船舶的调集,因为赤水河面窄了,必须多备小船行走。

赵玉林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就要以超快的投送能力快速推进,一举拿下叛军的巢穴古磁。

这个年代可没有高速公路,柏油马路都还在联想呢,走陆路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有强大的水运力。

按理,泸州水运发达,解决这个问题是有办法的,但是人家以事发匆忙,调拨困难,正在设法等N种理由拖延。

赵玉林都进入留元了,泸州的粮草还没有到九支。他接连发出军令,就要看这帮人如何表演。

不过也无妨,他的水师早有战略储备。赵玉林还有一招,那就是秋后算总账。

深夜,李云清和宝文立过来商议调整作战计划。

李云清深知大理国那只小老虎一直窥视着新市镇那块肥肉,仁怀平叛拖久了,肯定陷神威军于不利。

他建议立即招募九支百姓和军队一起开辟苦竹大道方便行军,将大军的中转站移至留元更适合调动。

宝文立说复兴场很近,叛军逃过去后必致人心惶惶,建议立即攻取。

赵玉林看向周平了。

此人就是个好战分子,很嘚瑟的说他的战船完全能上去,投石机可以抛射十斤重的霹雳弹轻松搞定。

李云清说就是船少了点,要是船运及得上,可以将守备二纵全部运往复兴。

守备二纵是宝文立带的直系,他说就是五千人也能打下复兴,不怕。

李云清解释道:他的意思不仅仅是复兴的问题,而是从复兴兵分两路包抄进攻古磁,拿下叛军的老巢他们就玩儿完了。

赵玉林认为还是将敌人掉出来消灭一批的好,眼下一战打掉留元,似乎没有伤到叛军的筋骨。必须狠狠揍他一下,他们才会作鸟兽散。

否则,咱们一个一个的骨头去啃,要花费多少时间,增加多少不必要的牺牲?

计划拟定之后各自散去。

张琦进来给他报告,泸州和仁怀都有北蛮和大理的探子,消息难免败露。

赵玉林吃了一口茶说平叛已经打响,大家肯定都晓得,准备了那么久,还不是想尽快结束战事。

战端一起,就只能听天意了,他叫歇着吧。他

赵玉林也是接连熬了好几个晚上的夜了,转身去内室休息。

古磁又叫武都城,南夷叛乱占领了此地,首领是个苗人,已经自封为王,在这里建起了王宫。

此时,苗王正在他的宫殿里吃着赵玉林的五谷丰,左拥右抱的饮酒作乐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