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206章 那年十七岁(2 / 2)

加入书签

看着老爷子满脸的笑容晓得他找到做知府的乐趣了,端起茶碗请他吃茶。

他给老爷子讲,眼下汉中、关中可以开垦的荒地还多,百姓一时不愁收入不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提高田地里的出产率,他晓得的粮食亩产量,就以稻谷为例,亩产已经是上千斤了。

老爷子立即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看着他,连顺直娣都是疑惑的紧盯着赵玉林。

他一愣神儿,晓得自己又跑嘴啦,赶紧捂住自己的嘴巴笑呵呵的打掩护。

老爷子脸上堆起了十万个为什么?伸手一把抓住他问,哪里有这么好的稻谷种子能亩产上千斤?

给老夫弄一万斤来,多少银子都给。

赵玉林哑然失笑,轻轻拨开他的手说农业生产也是不断进化的过程,他哪里能弄来这么好的种子哦,得靠农学大家和无数的师傅去培育。咱们眼下还在提倡深耕,精耕,其实真正肥沃的土地上不用深耕,实行免耕也能获得非常好的收成。

老爷子听着听着慢慢恢复了常态,告诉赵玉林他晓得了,《翠屏晨报》上讲,宜宾找到了农学大隐士陈老先生,已经选出了一批优良的种子。

他的汉中也不落后,今年的麦子和稻谷就选出了好几个产量高的品种,麦已经下种,稻谷种子留了很多,都是官府出的银子。

赵玉林给高稼竖起大拇指,笑着说这就对咯,想想看,要是大小二春的粮食产量加起来能达到两千斤,还有饿饭的吗?

高稼乐呵呵的说他太会骗人了,眼下一亩田的稻谷,好的也就三百来斤,差的种地人还要饿饭。

一亩田要出产两千斤?就吹吧。

赵玉林说:眼下要育出杂|交水稻肯定不行,但是常规稻通过不断选种之后产量肯定还有提升,一亩田增加一二百斤轻轻松松,那所有的田地增加一百斤的产量,就等于增加近三成的土地收成呢。

老爷子已经被他的“杂|交稻”、“常规稻”这些名词搞糊涂啦。

不过,听他到一亩田增加一百斤的收成却是可行的,笑呵呵吃茶起身,要回去安排农事了,晚上再好好吃酒。

高稼走后,赵玉林见顺直娣还在桌子上写写画画,走过去细看,小女人将他和高稼的谈话几乎都记录了下来。

赵玉林夸她速记能力超强了。

顺直娣说还有比她厉害的呢,比如临安来的肖艳就是一个。

赵玉林“哦”了一声,一边坐下养神。

女人忙完了过去给他按摩太阳穴,手法轻柔,穴位准确,赵玉林面带微笑很是享受的假寐。

女人问他:啥叫“杂|交稻?”产量那么高,好神奇的啦。

他看着直娣,一下子不好回答了。

小女人却在边上摇着他的肩膀叫老实交代。

赵玉林笑呵呵的问她当真要听?

小女人一脸好奇的嗯嗯。

赵玉林说首先讲杂|交,就是不同种群之间的动物、植物交|配,比如自然界里公野马和母毛驴交|配,就是杂|交,生下的幼崽叫驴骡杂|交品种,这个杂种变了性,力大无比还很少得病。

赵玉林还在津津有味的讲解,背后的小女人早就跑开啦。

他看到远去的女人无辜的摇头,可真不是他想说的,他也没有乱说呀。

说到杂|交稻,那远在宜宾的陈富就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呢。

赵玉林在翠屏山时专门陪他吃了一台酒,把后世袁大国士的杂|交水稻讲给他听后老爷子晓得了还有如此奇妙的新品种培育法,立马就上心了,不断问赵玉林还有呢?还有呢?

硬是将他脑子里记着的关于水稻种植的信息掏了个一干二净才罢休。

之后,老爷子就开始了他的新法选种育种之路。

赵玉林在佛祖面前祈祷啊,希望老爷子长命百岁,有生之年一定要育出水稻新品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