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264章 青城山贡茶(2 / 2)

加入书签

入天牢问斩的罪人。

又有人无奈的说:还有啥好办法?若是不顺着北蛮,他日再提兵南下,这残破朝廷恐怕还要再招来杀戮。

后面几个臣子咬牙切齿说:都是西蜀那赵弃儿害得,要是给了咱们五千万税赋,咱们拿着闪闪发光的金子上贡北蛮,还会有这档子事吗?

赵弃儿真是该死。

史儿子终于听到有人说出了他的心里话,闭着的眼睛睁开啦。

他笑呵呵的说无妨的,皇帝嘛,不都是个泥塑木雕的摆件。就是赵炳回来做皇帝,还不是由咱们这些人伺候着吃喝拉撒,他还能跑出咱们的手板心?

众人一听,秒懂,望着史儿子立即有了定盘星,连呼:“高,史相就是高。”

成都,赵玉林休息了一晚上起来在院子里练拳,和飞虎一起散步,观察院子周边的地形,他让飞虎去找冬梅,叫翠屏山给马灵配备一支百人卫队,留下一些熟悉的兄弟保卫他家的安全。

飞虎晓得,这是少爷要走了,立即答应亲自去办。

赵玉林吃过早饭,丁公来人请去叙话,正好和马灵一起出门。

两口子到了府衙各忙各的,他来到后院的小花厅,里面已经坐下了丁公,赵飞燕和无泳老教授好几个人。

见赵玉林到了,都站起来笑呵呵的迎接他,弄得赵玉林反而不好意思啦,连连给大家道歉来迟了。

赵玉林上去挨着赵飞燕坐下,有侍女立即送来了清城山的新茶。

丁公乐呵呵叫尝尝,清城天机子道长着人送来的新茶,唐时宫廷茶。

他笑着端起了茶杯,还在闻香呢,无老教授便迫不及待的说府学早该变了,他就想听听指挥使大人对府学的变革。

赵飞燕开森的告诉他已经和老先生商议好了,隔日便将府学的师生都送去翠屏山游学。

赵玉林点点头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时候眼里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呢,就该出去走走看看。孔子曰:“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嘛。

众人点头、颔首的附和。

他说时下的府学大修之后暂时住着,老先生走嘉定、叙州踏青回来再谋划如何做。

他这里提些建议供诸位参考,赵飞燕立即提起笔来记录。

他说眼下府学的定位如何是诸公的第一个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后府学如何办就清楚啦。

他认为,成都的府学当改为大学。

众人立即惊呆。

赵玉林吃下一口茶说咱们这里没有皇帝,没有朝廷,不会修建太学,但是咱们川陕制置司领有至少八个路的地盘,治下近两千万人口,是大宋西部最大的制置司,需要层出不穷的人才。

成都作为制置司发号施令的治所,建个比府学更大的学堂为国家培养才俊没错吧?

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脸上都是惊喜,觉得赵玉林说的很有道理。

办学肯定没错,无老教授更期待办大宋国最大的学堂,让无数的学子得到学习的机会。

赵玉林说唐僧去西天取经,咱们成都的西边有个诗圣住过的地方,叫草堂,他提议就在那里修一所全新的学堂。名曰草堂大学,能住下三千人。里面还要分出文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体育运动学院和音律艺术学院,让天下好学的孩童都来读书。

众人听到他对学事如此重视,都是一脸的兴奋和震撼。

赵玉林若有所思的望着北方说,别以为草原人都是野蛮肤浅,只会拿刀砍人。人家也是晓得学问的重要呢。听闻大蒙古国在真定府建了太极书院。搜罗了众多理学界名宿整理史书,开办官学。这是在和咱大宋抢人才呐,咱们书院的学官赵福就去了太极书院。

无老教授立即汗颜了,说他没有管教好这些教授先生,叫国家蒙羞了。

有人恨恨的说都是无耻叛徒逆贼,不足挂齿。

赵玉林缓缓的的说:但是咱们要想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子受到好的教育,这就是学事司的事情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