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277章 规矩立起来(2 / 2)

加入书签

支持教育。

赵玉林见赵飞燕飞快的记录,寻思着往下该如何做。他刚回来,也不晓得学事司筹建的如何?

接着,他说学事司眼下如何尚不是很清楚,大抵当分出府学,州学、县学来有针对性的做,还要建立专门的督查指导,监督办学和财务支出,各路、州、县都应有专司和专人来做。

他讲得很细,连丁公都拿起毛笔在圈点。

玛德,赵玉林有指点江山的感觉了。

老曹感叹,新设置一个机构可是要花费不少的银子。

华岳接着说上半年赎买土地,已经花光了府库的预备金,要在学事上大举投入还真的有点难。

不过,下半年的税赋正在核收,总体情况很好,各地的税银都较上年增长了不少,应该有很大的盈余。

赵玉林马上接着讲,他提议再减一成的赋税,还得抓紧办理,因为时下就要进入年终的入库核算了,必须得抓紧办理。

众人的思路还搁在学事上呢,赵玉林都已经跳到税赋上啦。诸公都是不解的看着他。

他看看华岳说:做啥事都离不开银子呐。

但是转运这里要是将各地的税赋都卡死了,国家的经济就会慢慢成为一潭死水,税赋反而收不好。

他问诸公,今年的税赋为何感觉容易收上来?

有的人说是咱们执行的制度好,百姓拥戴,所以好收。

有的说是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兜里有银子才收得上来。

赵玉林点点头,开森的说为啥过去朝廷收不起来,就是因为将百姓都榨干了,老百姓的口袋已经没有银子,还去哪里收赋税呢?

去年,咱们看似少收了五百万贯,那是将银子放在百姓的衣兜里下崽啊。老百姓手里就那么点银子,都要花出去的,他们用来买盐,买茶、打酱油,咱们从盐商、茶商的店铺里收到了赋税,不是就下崽了嘛。

议事厅里已经闹哄哄的热议起来了,老曹也是开森的说,今年赎地花了不少银子就不如减税那么快见效了。

赵玉林给他讲:这就要看到长远,这是咱们为国家在购买长期下崽的事物呢,以后可是年年都要见利的。咱们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百姓用余钱再去做营生,衙门里一样能获利。

大道理已经通了,丁公立即答应,让转运安排今年的税赋再减一成。马上就叫赵玉林接着说学事,他现在最关心的重点在这里。

赵玉林吃过一口茶问赵飞燕,州学变革估计要花多少银子?

赵飞燕立即看丁公。

老爷子乐呵呵的说已经和无老教授商议,打算先搞十个大一点的州学,也就五十万贯钱的样子。

赵玉林听到才区区五十万,小菜一碟,议个屁呀。

他说各地初建新式学堂也不能太差劲,应当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他提议转运上预留一百万贯钱的学事专项经费保障明年的学事变革,如何?

他的话还没说完,下面早已议开了。

仙人板板,赵玉林甩手就是一百万,当真学事使是他的女人呐,这么干脆?

这些人就没有看到赵玉林问赵飞燕的时候,赵飞燕在看丁公。很显然,这是丁大人本人想干的事情嘛。

丁公早已乐开了兰花花,连说不用那么多的,五十万足矣。

赵玉林还是建议先预算在那里。

他说咱们日子再难过,也不能叫学事不好过。要把这一条作为历朝,历届,历任地方主官主事的规矩立起来,一心做好学事。

诸公立即肃然,原来赵玉林做事不带虚的,真的是在关心重视学事呐。

他说今年咱们减税,赎买土地,百姓手里有银子了,各方赋税的收取一定胜过去年,保守的估计绝对都是五千万贯出去啦,咱们有的是银子花,无妨。

诸公颔首点头,老曹也是非常乐观,只有提刑按察使不动声色的坐在那里。

他问丁公,还有何事要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