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九十七章 抵制(1 / 2)

加入书签

卢瑟福离开后,李谕顺便把《异形》的英文稿寄去美国柯林斯出版社。</p>

《异形》虽然是个恐怖片,但世界观方面设定得很宏大,尤其是再加上前传《普罗米修斯》之后,直接拔高了境界。</p>

最关键是它开创了科幻恐怖片这个很有意思的类目。</p>

由于一战爆发,英国、法国暂时没空出版这种娱乐小说,好在美国的市场反而变得更加巨大。一战时美国的战时繁荣非常可怕,简直就像通货膨胀,英法的巨额公债投到美国,消费市场变得极为火热。</p>

站在上帝视角,英法德要是知道一战导致自己元气大伤的同时,让美国强势崛起,同时还培养起了红色巨人苏联,不知道那些政客还敢不敢。</p>

柯林斯出版社正缺好的作品发布,李谕的《异形》如降甘霖。</p>

这种恐怖题材非常契合当下的战争时局,十分对味。出版社立刻给李谕开出与《星战》同样的版税条件,首印便高达30万册,足见其信心之足。</p>

柯林斯出版社还借鉴此前经验,依照李谕画得稀烂的手稿,请插画师做出了异形封面。</p>

市场的反馈果然火爆,一个月不到便全部售罄。</p>

——又是10多万美元的收入。</p>

等以后异形系列全部写出来,估计总额还能突破百万美元之巨。</p>

美国的各大报社全部给予这本书高度评价,《纽约时报》发表社论:</p>

“经过多年等待,来自东方的李谕院士再次奉上了一本普通人也可以看懂的着作。</p>

故事在吸引人的程度上自然要打满分。</p>

但最让我意外的是,上一套星战系列展现的是宏大的宇宙视角,而这一部则突然浓缩到了一个小小的太空飞船中,李谕先生对于文学技巧的掌控能力令人惊叹,——哦对了,这本书在文学方面应该感谢他的夫人碧城女士。</p>

还有一点与星战不同的是,《异形》系列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宇宙的浩瀚与可怕,我认为在哲学层面也有相当的高度……”</p>

这篇社评属于正常范畴。</p>

但人红是非多,娱乐小说最怕的就是过度解读。</p>

《异形》如此火,迅速引发了很多人的多方位拆解。</p>

比如有人突然从女权角度分析《异形》,——莫非是因为有吕碧城参与的缘故?</p>

他是这么说的:“这本书隐喻了女权内涵,那只可怕的异形就像一个阳.具,柔弱的人类则是被强爆的女性。飞船上唯一存活的恰恰也是一名女性,胜过了男性攻击性很强的力量。这不仅仅是东方以柔克刚的思想,更是对女权的弘扬!”</p>

李谕看得头皮发麻。</p>

我滴个乖乖,一本普普通通的爆米花式娱乐小说,咋就扯上女权了?</p>

你这阅读理解能力才是满分!</p>

我咋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想到过这一层内涵?</p>

好在这种评价受众不多,不用过分担忧。</p>

——</p>

最近李谕难得比较清闲,蔡锷上门找他一起去听场戏。</p>

蔡锷邀请说:“当红名角梅兰芳从上海回京,搭档双庆社在吉祥园演出,疏才兄要不要一起去看看?”</p>

李谕直接叫过来赵谦:“我们开车去。”</p>

到地方后,两人刚下车,突然涌过来一群警察,把旁边正在卖香烟、发传单的一名小贩按在了地上。</p>

小贩大惊:“老爷,老爷!为啥抓俺!”</p>

警察领队说:“大胆刁民!私自印发抵制日货传单!上峰已经明确发过禁令,凡关中日交涉事件,如有以私人资格排印,一概不准,否则重罚!”</p>

自从外交部把日本人提出的二十一条散发出去后,全国范围都出现了抵制日货的运动。</p>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进出口市场,要是中国真的彻底不用日货,日本工商业崩溃的日子可以按天数着算。</p>

他们当然慌,所以日方立刻向袁世凯施压,让他下达了禁止抵制日货的命令。</p>

只不过这项命令貌似仅仅局限在了京城的部分地区。</p>

毕竟警察再多,也管不过来那么多商贩。</p>

“老爷,哎哟,您轻点!”小贩面如土色,“俺就是图着散发传单能多卖点香烟而已,不是故意为之,更不懂印刷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