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二十五章 管理天团(1 / 2)

加入书签

一战让李谕也赚大了,从美国发回的电报看,单单纯利,李谕最少赚了两千多万美元。</p>

无线电贡献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汽车的专利费、销售利润等。</p>

福特汽车已经卖爆,欧洲的产能完全拉胯,福特则水涨船高,福特一年造出的汽车产量是德、英、法等国总和的14倍之多。</p>

不仅美国销售旺盛,国内受一战的刺激同样很可观。李谕提前帮着做了布局,各大民族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天津的范旭东、上海的荣氏兄弟,已经分别把纯碱和纺织、面粉业做到了空前规模,全亚洲首屈一指。</p>

李谕在国内的汽车零件厂以及无线电厂订单多到生产不过来,好在当时批的地皮够大,能够扩充产能。</p>

但产业越大,李谕心中就越发担心,自己不可能把时间都投入生产上面。</p>

幸亏特斯拉又要来中国,以及一位ly无线电的美籍高管戴维斯,——他还是小摩根的表亲。</p>

李谕在国内也准备使用职业经理人制度,让戴维斯和特斯拉出任名义上的总经理,自己则隐于幕后。</p>

军阀们胆子再大,也不敢直接动欧美参与的企业。</p>

另外,李谕和军阀、高官的关系算是不错,不至于闹很僵。</p>

特斯拉顺便带来了汽车工厂的组装图纸。</p>

李谕和他们找到代理总统冯国璋,希望在上海再划一片地,兴建汽车工厂。</p>

这次来到大总统府,李谕暗中瞧了瞧三海,不过看不清里面还有多少鱼。</p>

安福系还没在大选中大获全胜,研究系仍有很大的政治舞台;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对文化领域的大师非常尊敬,更何况李谕这种享誉国际之人。</p>

冯国璋在会客厅正式接见了李谕和特斯拉、戴维斯。</p>

“李大院士,距离咱们上次见面没过去多久。”冯国璋笑呵呵道。</p>

“冯大总统气色看着不错。”李谕说。</p>

冯国璋又对特斯拉和戴维斯说:“斯特,普利斯。”</p>

特斯拉回道:“谢谢总统先生。”</p>

冯国璋大惊:“你竟然会说中文?”</p>

特斯拉脑子很聪明,说道:“如果只是说中文,难度还好,一年左右就能掌握;但让我书写的话,可能还要花一两年时间。”</p>

“能说中文已经很不错。”一旁的吴佩孚道。</p>

李谕问:“吴将军从前线回来了?”</p>

吴佩孚尊敬道:“回老师,我非常认可总统的和平主张,愿让湖南恢复和平,所以暂别前线。”</p>

现在的时局又出现了南北对峙,也就是历史书上的护法运动。</p>

这场运动虽然由孙先生发起,但他无法控制西南各大军阀,最终演变成了南北军阀的混战。</p>

也就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新的府院之争——冯国璋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内阁。</p>

此前段祺瑞与上一任总统黎元洪的府院之争只能算理念争论,属于民国初年以来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的余响。</p>

而段祺瑞与代理总统冯国璋,就是政见之争。</p>

段祺瑞靠着“再造共和”的威名,想要独揽大权,对南方采取强硬的武力统一方阵。</p>

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随之分裂,无人能一统大局。段祺瑞为了保存自己的皖系实力,坐收渔翁之利,命令冯国璋的直系军队进入湖南与西南军阀作战。</p>

冯国璋不傻,肯定不乐意,便暗中与西南军阀多方联络,接着提出“和平统一”的口号。</p>

由于全国一直企盼和平,冯国璋的和平路线一时之间占了上风,段祺瑞不得不再次辞去总理职务。</p>

前线不再打仗,作为直系一等一的前线大将,吴佩孚才有时间回趟北京。</p>

李谕附和说:“大总统高瞻远瞩。”</p>

冯国璋志得意满:“众望所归,众望所归。”</p>

可李谕心里知道,冯国璋坚持不了多久。</p>

段祺瑞很快就暗中联络了日本人,并派徐树铮拉奉系张作霖入关。重压之下,冯国璋被迫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并放弃和平主张,继续与西南军阀作战。</p>

李谕管不了军阀混战的乱象,说出此行目的:“大总统,在下之前和唐绍仪先生商议,要在上海兴建一家汽车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