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5章 价值观不同,出发(1 / 3)

加入书签

有肯定是有的。 不说他又得到了一只新的大鼎,肯定是有好处的。 就说这些酒,窖藏在随身仓库里,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一样会变得品质更好。 他每天都会酿造几坛子的清溪流泉,卖出去的,却没有这么多。 普通品质的清溪流泉,九叔和六爷爷也会酿造。 但其他人,就没有办法了。 平时九鼎食肆售卖的,就大部分都是九叔和六爷爷酿造的。 苏何这边也会拿出一些,数量不多。 大部分,都会被他窖藏起来,积累时间,等待它们变成更好品质的清溪流泉。 苏何只是点头,至于具体的情况,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 于途点点头,又奇怪的问道:“老板,您为何要收下那一栋联排别墅?” 于途其实想说,他去帮忙,其实就只是单纯的想要帮忙。 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品质,人民群众有难,自然是他们这些穿绿色制服的奔在第一线。 这也是为何国内的人民,如此敬爱他们的子弟。 最可爱的人,名不虚传。 不过苏何也有苏何的考虑。 他回头,歪着脑袋,问道:“你觉得,你们去救人,对我有影响吗?” “当然有,可是老板……” “你们先听我说完。” 苏何压了压手,对于途说道:“诚然,这件事情,你们是自愿的。我其实也没有指望从他手里拿到好处。” 事实上,苏何一开始也只是不想看到绑匪得逞。 至于好处,他是没打算要的。 这和他一贯以来的习惯不同。 “但是,你们也要知道。在珠江,这里的人,和内地的人还是稍微有些不一样的。他们受到了资本的影响,一切都要从资本来看。” 苏何说道:“你们是我的保镖,你们出动了,自然就会让我也陷入到了危险当中。这一点,你们也知道,他也是知道的。本来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我也无意索要好处。你看到了,但是我和桑德士都打算要从那边离开了。” 这一点,于途是贴身保镖,他自然是看到了的。 只是这件事情,和他一贯以来的认知不同,所以他有些疑惑。 苏何自然是给他解疑:“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觉得自己的人情更值钱。今日我的保镖救下了他,却没有索要回报。” “第一,他可能会被其他人质疑。说是有恩不报。” “到了这个程度的商人,已经很看重自己的名声了。” 嗯,也不是没有不看重的。 但名声不好的商人,他的企业也相对更难发展。 这也是那些大老板,为何每年都要出席慈善晚会的原因。 不做点慈善,回馈一二,怎么守护自己的好名声? 至于他们捐出去的那点钱,和他们赚到的钱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人们其实也没有立场指责,赚钱是自己的本事。 只要不犯法,不用违反道德的方式来赚钱。 那其他人,就无可置喙。 有本事,你自己也来赚钱。 嗯,除了那些不捐钱,却挤占慈善晚会C位的人。 苏何接着说道:“这位马中元先生,显然更觉得自己的人情值钱。他除了以上的原因,估计是更怕我留着人情,等到将来,好讹他一笔。或者是求他办事,难度却远超这一栋联排别墅的钱。” 于途了然,却还是有些奇怪:“但一栋联排别墅肯定很贵吧?而且还是在半山附近。” 他都知道半山了。 这一栋联排别墅,其实离半山还是有些距离的。 之所以叫半山附近,其实也是个噱头。 但距离不算太远,价值也确实不低。 特别是留在手中,未来升值的前景很大。 到下个世纪,怕是要涨到一千万以上。 到2023年以后,价值更是勐增,或许上亿也未必。 他刚才看了一下,这个联排别墅还挺大,在寸土寸金的珠江,实在是罕见。 上下五层,每一层,都有超过三千五百尺! 要知道,珠江寸土寸金,珠江人的豪宅,一般都是千尺。 听着很大,但一平方尺,不过是零点零九二平方米。 珠江受到约翰牛的影响比较大,单位是平方英尺。 也就是说,珠江人说的千尺豪宅,不过是九十二平的小屋子。 这才内地,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除了后世的几个超一线城市,哪里会有这种小房子能被称呼为豪宅的? 但珠江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 苏何记得,到后世,珠江的普通房价,已经到了一万五一平方尺的价格。 换算平方米,就是十五万的单价! 想想看,这样的单价,在内地,你都可以在三线城市买一套小房子了。 苏何道:“这就是各人看待物品的价值的不同了。我和你说一个故事吧,以前古代的时候,发生了洪闹灾害,流民食不果腹。皇帝却问:何不食肉糜?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可见,在皇帝看来,肉不值钱。 当然,这个故事不只是说明每个人看待事物的价值不同。 也代表了皇帝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不了解民情。 但这里,苏何用的,就是每个人看待物品的价值不同。 “一个穷人,觉得买块肉都是奢侈的。但对于珠江的亿万富豪来说,他每顿可能都会吃价值不菲的东西。比如说深海鱼子酱,比如说,黑松露等等。这些,普通人根本就不用想了。” 什么鲍鱼燕窝,那更是常态。 于途也想到了一个故事,两个乞丐在聊天。 一个乞丐说:“皇上每顿饭,怕不是要吃两个饼子?” 另外一个乞丐说:“不,皇上的饼子里,肯定还加了肉。” 这固然是一个笑话,但也体现出了一些东西。 贫穷限制了一些想象,于途也不得不感慨。 他知道苏何说的是对的。 别人就不说了,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