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三十七章 南郑新家(2 / 2)

加入书签

多院子对李邺有点太多余了。</br>独孤新月笑道,“咱们东西很多,住不了人就放东西吧!其实女护卫们也可以住进来。”</br>李邺府上有十二名女护卫,分三班昼夜保护李邺的家人,原本让她们住西院,但住在内宅也可以。</br>李邺点点头,“先暂时住一住吧!等我拿下张掖,咱们就搬到张掖去,在那边造一座真正的王府。”</br>内宅的事情自然有独孤新月安排,李邺又去了后军元帅府,这里便是原来的临时朝廷,数百名官员挤在一座占地二十亩的官衙内办公,现在改为后军元帅府,主管后勤。</br>说是后勤的官衙,实际上就是河西陇右节度府,只不过还得在秦州再设一座节度府,朝廷方面也能交代。</br>前期过来的刘晏已经将官衙都安排妥当,李邺的官房也有了,在官衙最里面,是一座占地一亩的小院,有个小院子,左右参军房,正官房、参谋室等等。</br>李邺有两名记室参军,一个是季广琛的长子季寿春,另一个是堂兄李洵推荐给他的,南郑县主簿温景年,唐朝名臣温大雅的玄孙,和李洵明经同科,和李洵关系极好。</br>两名记室参军,季寿春负责军,温景年负责政,他们的职责是整理文书,甄别轻重缓急,把最重要、最急切的及时呈交给李邺。</br>另外还要负责替李邺草拟各种文书。</br>两名记室参军都是二十余岁,季寿春今年二十五岁,温景年二十七岁,两人都精明能干,文采出众,人品也很好。</br>官房内,李邺接见了第一个手下,那就是李白,李白是跟随张平回到襄阳,正好遇到了大迁徙,李白当然才华横溢,只是因为他性格骄傲,所以屡屡得罪人,二十几年来混得很不如意,现在已经五十岁了,依旧一事无成。</br>“卑职参见殿下!”</br>李邺笑眯眯请李白坐下,对他道:“本来我是想请先生办报,但现在条件还不具备,不如先生先替我办学吧!”</br>“殿下是让我当教授吗?”</br>“不!不!是出任学官,在梁州创建一所学府,让散居各地的河西陇右的士子们有一个安心读书的地方,再从中替我选拔人才。”</br>李白沉吟一下问道:“请恕卑职冒昧,卑职这个学官类似于太学学正吗?”</br>太学学正只是八品小官,如果岐王最后给自己只有八品官,那李白真的就无法接受了。</br>(本章完)</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