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交换俘虏(2 / 2)

加入书签

交谈,让他们知道这封信的重要。”</br>“但如果他们伤害安公,我们可没法回去交代?”</br>安齐管笑道:“我有办法让他们不伤害我。”</br>他从马袋中取出一面旗帜,插在大旗之上,将旗帜展开,竟然是一只展翅雄鹰。</br>“这是吐谷浑人信仰的神,萨满教的起源,他们看见这面旗帜,就不敢伤害我,哎!我也是后来才想到。”</br>安齐管有点伤感,对唐朝斥候道:“你们就在这里等着,我马上就回来。”</br>安齐管举起萨满神旗,催马向谷口处奔去,很快,吐蕃游哨迎了上来,他们看见了旗帜,立刻收起兵器,高声喝问。</br>安齐管用羌语和他们说了几句,把装着信件的木盒子递给他们,为首骑兵首领打开木盒看了看,便将信件收下,又指着旗帜说了什么,安齐管把旗子给了他们,吐蕃游哨举起旗帜调转马头而走。</br>安齐管这才返回了唐军之中,斥候校尉罗平迎上前道:“他们去送信吗?”</br>“他们说被掳走的人都在鄯州,他们会马上把信送给都督,能不能交换由他们都督决定。”</br>旁边一名斥候笑道:“那面旗帜还真有效果!”</br>安齐管微微笑道:“那当然,他们不敢在萨满神面前随意杀人,会冒犯神明,但如果是你们过去,再扛十面大旗也没用。”</br>“我们走吧!”</br>校尉罗平率领手下,护卫着安齐管向张掖而去。</br>几天后,尚结赞接到了大斗拔谷送来的信件,是李邺的亲笔信,用吐蕃文写的信,下面还有印章。</br>李邺愿意用一万三千吐蕃战俘交换被掳去的河西百姓,这个交易尚结赞当然愿意,掳掠的河西百姓是给吐谷浑人的奴隶,和他关系不大。</br>但一万三千名吐蕃战俘却对他非同小可,河西的损失他就能全部挽回,这就证明了他比马重英强,这对巩固他的地位意义重大。</br>他当即下令将掳掠的一万五千余名张掖和酒泉的青壮男女全部送回去,又命令副将论莽热负责交换战俘。</br>十天后,在大斗拔谷入口处数里外,双方各扎了大营,唐军押解一万三千吐蕃战俘到了大营,这里包括凉州和会州的吐蕃军,一共一万三千五百人。</br>吐蕃军也押解着一万五千七百多名掳掠的百姓抵达大营,唐军这边由河西留守裴俊负责,裴俊一直藏身在甘州删丹县,听说外甥李邺率大军抵达甘州,他也随即现身。</br>裴俊是裴三娘的兄弟,年约三十六七岁,一直出任甘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十分精明能干,他精通吐蕃语和羌语,由他出面和论莽热谈判,最合适不过。</br>双方很快便谈妥了交换办法,约定三千人一批同时释放。</br>广袤的草原上出现出现壮观的一幕,三千名河西百姓哭喊着向唐军大营奔去,另一边,三千名战俘也欢呼着奔向吐蕃大营。</br>两个时辰后,最后一批人质交换完毕,吐蕃军队拔营退回了大斗拔谷,两万唐军也带着一万五千多名河西百姓返回了张掖。</br>得到被掳走亲人被唐军救回的消息,张掖城和酒泉城顿时满城欢腾,首先在张掖城外,数万急切的百姓出城寻找自己的儿女。</br>(本章完)</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