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九十章 釜底抽薪(2 / 2)

加入书签

r>大约半个时辰后,七名士兵挖通了地道,进入城内的仓库地下,一名士兵慢慢将头顶上的麻袋推开一条缝,发现这里是粮仓,而根据向导的描述,粮仓隔壁就是水房。</br>隔墙是用泥土混着麦麸夯制的,很容易挖开一个洞,隔壁果然是水房,水房很大,阴冷潮湿,密密麻麻摆放着八百口瓮缸,里面装满了水。</br>七人同时动手,他们用尖锤在瓮缸底部敲击一下,‘咔!’一声,立刻出现一个拇指粗细的洞,水从底部汹涌流出,每个缸底敲三个洞,水流得更快,汇集到墙边,顺着一条污水道流出城去。</br>不到一刻钟,八百口大缸全部被敲穿,七名士兵迅速撤退,从粮仓的地洞钻了出去,他们沿着山崖狂奔,很快便听见了城内传来大喊大叫的声音。</br>几名取水的吐蕃士兵发现水缸内都空了,惊恐得大喊起来。</br>破坏水源属于釜底抽薪的计策,对于山上的军城是最致命的一招,这比放火烧山严重多,放火烧山基本上影响不到军城,只是士兵会感到强大的心理压迫,除此之外便没有任何损失,十几里的开阔地带,烟尘最终会飘散。</br>但是没有水,军城一天都守不住,趁着烈火还没有完全熄灭,一千吐蕃军放弃了军城,向其他两千吐蕃士兵汇合而去。</br>两天后,李邺率领两千骑兵又来到了祁连军城,这时,烈火已经熄灭了。</br>南霁云向李邺抱拳道:“启禀殿下,城内吐蕃军队已撤退,目前是一座空城。”</br>李邺点点头,吩咐后勤将领道:“立刻派人去张掖拉一批水缸过来,祁连军城我们还要继续使用。”</br>“遵令!”</br>后勤将领带着士兵赶往谷口,安排水缸去了。</br>李邺催马进入了这片宽阔地带,山坡东侧的松林没有完全烧毁,只烧毁了一半,数百亩左右,一棵棵烧成木炭的树矗立在山坡上。</br>军城完好无损,军城南面的大片松林也安然无恙。</br>一支数百人的唐军已经先一步进了军城内清理。</br>这时,一名斥候骑兵疾奔而来,抱拳道:“启禀殿下,三千吐蕃军在南面五里外,守住一条只有五丈宽的狭窄谷道,谷道稍微有点坡度,他们列队站在高处,看他们的装备和气势,不像之前的吐谷浑人,而应该是吐蕃人。”</br>看来吐蕃军已经无城可守,准备用人力来阻挡自己了。</br>李邺轻轻摇头,螳臂当车,自不量力!</br>“传令大军,继续南下!”</br>七千军队继续向前推进,数里后,山谷又变得狭窄起来,曲折蜿蜒,两边都是悬崖峭壁。</br>又走了一段路,前面地势变高,有一段十几度的坡度,在坡度上方,站在黑压压的吐蕃士兵,居高临下的盯着他们。</br>李邺冷冷令下,“重盾兵列阵,重弩军准备!”</br>这时,远处七八十步外的吐蕃士兵发一声喊,一起甩绳投石,密集如蝗虫一般的石块向唐军士兵劈头盖脸飞来。</br>重弩士兵蹲下,前面的重盾士兵纷纷举起大盾抵挡。</br>(本章完)</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