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九十七章 不留隐患(2 / 2)

加入书签

它最大的弱点就是城内狭窄,估计驻扎了一万军队,导致他们军营远远不够,晚上搭大帐居住。</br>但我发现他们都是羊毛帐,而不是羊皮帐,羊毛帐怕火,非常容易点燃,如果你在晚上用投石机从四面投掷硫磺炭火泥,那就会全面引火,吐蕃士兵逃跑都来不及,你再向城内投掷大量麦秸球和夹竹桃粉,相信吐蕃士兵一定会开门出逃,剩下该怎么做就不用我教你了。”</br>关沛躬身行礼,“卑职记住了!”</br>“我只有一点要求!”</br>李邺冷冷道:“不留战俘!”</br>李邺随即任命关沛为甘州副都督,任命裴俊为甘州都督府长史,他留三千军守大斗拔谷,留一万军守甘州,他率领剩下的一万五千军队返回凉州。</br>李邺原本带了五万大军来凉州,肃州、瓜州和沙州各派去了五千军队,那就剩下三万五千人,加上他损失了六千军队,只剩下三万人不到,再留一万三千人守甘州,他手中就只剩下一万五千余人,不过他准备把凉州的两万军抽走一万人,凉州留一万军队足够了。</br>李邺返回了金城县,但他的军队没有返回,南霁云率两万五千军队驻兵会州,准备攻打朔方了。</br>金城县内这几天十分热闹,再过两天就是陇右招募文吏考试的日子。</br>上万名来自陇右和关内各州的年轻士子齐聚金城县,与此同时,在岐州雍县也有一个考试分场,但参考人数更多。</br>读书人的梦想当然都是金榜题目,每年数万人云集长安参加科举,就是期望能够考中科举,登上天子之堂。</br>但现实是很残酷,每年进士科只录取十几人,明经科稍微多一点,但也只有几十人,对于数万参考士子而言,完全是杯水车薪。</br>如果你有实力强大的父祖,有荫官指标,那就不用参加科举,顶多去太学混两年。</br>当然,去太学也是一条路子,能从太学毕业,就算有功名了,也就是做官资格,如果正好有名额,便可以去州学做助教,教书五年后有机会升为博士,那就是从八品官员了,从此走上官途。</br>但荫官也好,太学也好,那都是给权贵子弟安排的坦途,普通士子还是没有机会。</br>这次河陇节度府招募二百名文吏,本来大家都不太关心,来长安参加科举的士子都想当官,谁愿当文吏?但招募布告出来后,顿时轰动长安。</br>为什么,因为里面有一条,招募州衙判司若干。</br>判司是什么,州衙的司士、司法、司仓、司功等等,和县衙六曹对应,这可是九品官啊!</br>有人期待、有人质疑、有人不屑,但还是近两万人在长安报名,准备参加即将举行的考试。</br>当然,这次陇右公开招募文吏,背后所隐藏的真实含义,看得懂的名门世家自然看得懂,会立刻安排子弟前去参考,看不懂的家族就会失去机会了。</br>(本章完)</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