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3章 祸患(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太子这番话一出来,大殿里还是静了一静。</p>

帝后一路扶持过来,彼此情深意重,就算是立国后也纳了几个嫔妃,可是一来皇帝只是前往例行公事,二来国事体重,没有多少精力前往后宫。所以只有初初几年皇后生下太子与三皇子,后来皇帝忙于应付大月之战,加上年龄也大了,就再也没有皇嗣诞生。</p>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两个嫡出的皇子支撑江山,已经足够。哪怕三皇子体弱,太子却十分健康,并且还有了皇孙,这是能让大周朝堂感到心安的。</p>

可是当太子犯上了弑兄之罪,并且要因此被废——</p>

太子废了,他的子嗣自然不可能接替上来,那接替的就只剩下三皇子。</p>

可三皇子少时一场大病之后,便缠缠绵绵一直到如今。</p>

按例年满十五就当娶妻纳妃开枝散叶的他,如今十八了才堪堪准备议婚。</p>

关键是据长年专门替他诊病的太医说,即便是议了婚,成了亲,何时能圆房生子都不好说。</p>

大家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明白,皇帝这身子拖不了多少年的,三皇子能扛得起百废待兴的大周来吗?</p>

他若三天两头地病倒,能镇得住满朝文武吗?</p>

最亲的旁支荣王府也已经倒了,他若迟迟诞不下子嗣,连从宗室之中过继皇储都成问题!</p>

国家王法需要尊重维护,可皇位传承也是半点不能出乱子,就是在朝的这些功臣们,也看不得当年君臣一心呕心泣血建立的功业啊!</p>

太子这番话,是十足的有恃无恐了。</p>

当先怒不可遏的是皇后,她抬手一拂,手畔茶盅飞落于太子脚下:“逆子!你这是在恐吓我们吗?</p>

“算盘打得如此明白,想必你早已经过了深思熟虑!我与你父皇从来不是甘心受人胁迫之人!就算你是你我亲生亲养的,那又如何?你就笃定大周非你不可?!”</p>

原先旁侧的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还顾忌着皇后妇道人家,会存着一二丝心软,况且这位也是天下人所敬仰的皇后,事出突然,就算是心有恻然,也能理解,故而他们不忍出声。</p>

此时听得皇后表了态,都御史便忍不住了,他走出来道:“太子先是对皇上言行无状,后人诬告朝中功臣,如此,抛开皇长子被害一案不谈,就凭你这番言论,也不配储君身份!</p>

“皇上!臣赞成先将太子押入禁宫,查明真明之后,如果太子弑兄之罪无误,便立行废黜!”</p>

大理寺卿也出列:“皇上娘娘英明!太子罔顾人伦,知法犯法,当以严惩!”</p>

二臣声音一道重过一道,与此同时侍卫听到了皇后的传唤,也已经进来了!</p>

帝后联手创业,当然不是甘于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太子这番话虽然戳中了大家痛处,但是此举未免急切,皇权到底还掌握在皇帝手上,太子纵然已经有了防备,要想就此反制皇帝,还是难以做到。</p>

徐胤看了这半日,这时抢在侍卫之前提袍跪倒在了帝后面前:“启禀皇上,太子殿下虽说有嫌疑,但当下事实并未明朗,仓促废储,会引起天下不安,还请皇上三思!”</p>

皇帝将怒目转到他身上:“你还敢上来?”</p>

徐胤抬起头来:“臣不明皇上此言何意,还请皇上明示。”</p>

皇帝道:“六年前荣王父子杀害皇长子,你从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你参与了什么?</p>

“皇长子遇害之后三日,也就是八月十六的夜里,你干了些什么?你的未婚妻、抚国大将军梁钦的妹妹梁宁是怎么死的?</p>

“数日之前荣王妃又是怎么死的?”</p>

徐胤回应道:“皇上明查!以上这些与臣毫无相干!臣一直兢兢业业为国为民,从未有逾矩之举,还请皇上切莫受了奸人挑拨!”</p>

“奸人?”皇帝抻身,“你是指谁?”</p>

徐胤一脸正色:“皇上!臣虽然不知裴将军此番到底是想做什么,可听他方才与章家父子的那番话也听出来些许,想来是裴将军查得了荣王父子谋杀皇长子的一些线索,接而上告了皇上。可是皇上,就算荣王父子暗杀了皇长子,也不能证明这些罪行与他人有关,更不能证明这不是荣王父子自己起了杀心,就算裴将军递交了这样一封信,正如殿下所说,信也是可以伪造的,眼下没有人证在此,谁能证明殿下参与其中?更别提裴将军竟然还诬告臣,给臣扣了那么多顶帽子!</p>

“臣知裴将军平定西北有功,可他如此行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