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9.喜重逢、恍若隔世(1 / 2)

加入书签

三人住得几日,便也知晓了一些全义寨之事。

寨中之人原本不过是这附近的农家、猎户,或是作坊之家。

如今乱世逼征、难以为生,更有甚者枉入牢狱、或失去了亲人、孩子,不堪官祸,便齐集到这伏龙山,建了这样一个全义寨。

“你们在此建寨耕种,官府不来管束吗?”宁葭道。

“官府自然看不得有人聚集抗租、逃征免役,但这伏龙山山势险峻,他们打了几次,都大败而归,所以现在轻易不来找我们的不快了。”莫金山道。

“大当家坐镇指挥,想是胸有丘壑、宏才大略之人了。”宁葭道。

“小棠姑娘真会说笑,我莫某人原本只是个打柴为生的樵夫,不过空有一腔热血、几下粗浅功夫罢了,什么丘壑、大略,那可不敢当。”莫金山笑道。

“能数次退敌而保得伏龙山安危,怎会是等闲之辈,大当家您太过谦了。”宁葭道。

“要说到这个,却不是莫某人的功劳。”莫金山道。

“不是大当家?那是谁?”宁葭奇道。

“呵呵,此人并不愿我等提及他,小棠姑娘就不必追问了。”莫金山道。

宁葭闻言,不便再问。

六顺每日在寨中跟各人比划拳脚,乐不思蜀。

这些人原本并不会什么武艺,来至寨中后,方由莫金山、梁毅等教导修习,每日里耕种之余,勤加练习。

桃叶则帮着浆洗、烧煮,亦是自得其乐。

宁葭会得一手好针线,自然就揽了这样的事。

三人在全义寨中,倒真如在自家一般。

所不同的是,少了许多烦恼、倒多了许多欢欣。

寨中隔个三五日、总有人送了许多大米、菜蔬来,偶尔还有些肉什么的,倒也还富余。

只是关于是谁送的这些,莫金山等却从不提及,宁葭也不便多问。

这日,寨中人皆聚集至山中空地,莫金山立于前面,道:“营中之事已有消息传来,巳时三刻营中换岗,就趁此时,把孩子们接出来。”

“这是要做什么?”宁葭向梁毅问道。

“朝廷征了几十个十几岁的孩子,训练完毕便要送去原来的除夜国戍边,得趁这之前,把孩子们带回全义寨来。”梁毅道。

“孩子?”宁葭道,想起那日在望云镇所见景象,心下自明,便向梁毅道,“让我也去吧。”

“也好,寨中人手正不足,或许你的匕首能帮上忙呢。”梁毅道。

“我们已按先生所言做好安排,你们按计划行事即可。”莫金山道。

“先生?是谁?”宁葭奇道。

“是我们真正的头儿。”梁毅道。

“又是那个人吗?”宁葭道。

“小棠姑娘真是冰雪聪明。”梁毅点头笑道。

“他既是头儿,为何不在寨中?”宁葭奇道。

“他道要找寻一件东西。”梁毅道。

“什么东西?”宁葭道。

“我等亦不知,也或者是一个人什么的。”梁毅道。

宁葭心中自是疑猜,却亦毫无头绪。

次日,宁葭便随梁毅并寨中遣出之人一并下山。

一行人皆作普通百姓装扮,分散向离凰县军营摸去。

到得军营之外,巳时已过,三刻未至,便在远处等候。

营中训练的三十八个孩子早已得了信息,面上仍如往常一般聚在场地上操练,今日练得尤其卖力。

“这些猴崽子,终于学乖了。”带领他们操练的督头郑钧道。

三刻至时,督头自去午饭,门外的卫兵便撤去,接替的卫兵尚未到来。

本是要待接替之人到来,卫兵方可离去。

但这是县城内,平静无事,是以并无如此严格。

而里面操练的孩子们一看督头走了,门口的卫兵亦撤去了,便互相递了眼色,整理好队伍,一齐向门外冲去。

待他们都跑出门去,一个兵士大声嚷嚷起来:“喂!你们去哪儿?快给我站住!”

听到嚷嚷声,督头郑钧冲到门口,望着已经跑远的孩子们,骂道:“他娘的!敢跟我玩儿这手!快给我追!”

当下便调集兵马,追了出去。

孩子们跑出一段,按预先安排好的分作三队,分别向三个方向跑走了。

而全义寨的人一队由梁毅带领、一队由三当家朱旭带领、另一队则由宁葭带领,分别在三处接应。

“给我分头追!”

郑钧大喊道,自领了一队向东追出,另外两队则各向西、南追出。

宁葭同全义寨的人领着孩子们跑至城门,守卫兵士上前阻拦,宁葭一把匕首挥舞开来,那些兵士纷纷闪避开来,无人敢挡。

“快、快去禀告县令大人!”守卫头领喊道。

宁葭等跑出城门来,取路向伏龙山方向跑去。

郑钧带领的官兵追至林中,忽然马失前蹄,人仰马翻。

地上不知何时已被人刨了一个大坑,郑钧连人带马摔入坑内。

宁葭等顺利逃得,回到了伏龙山下,梁毅、朱旭所领之人亦都到了。

“小棠姑娘,干得不错。”梁毅笑道。

“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