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5章 关键时刻替你挡刀子(1 / 3)

加入书签

时间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又到了忙碌的周一。</br>余至明和往常差不多的时间,赶到华山医院至臻楼,紧接着就进入工作状态,为门诊挂号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br>忙碌到中午十二点,余至明结束上午工作来到大办公室,见到了等待的秦京墨。</br>“那位患者……”</br>一头精剪过的短发,一身得体的修身休闲款小西装,倍显干练的秦京墨,抢先回道:“正在赶来路上,预计一点半抵达。”</br>“我已经交代好了,戒饮戒食,不会影响到今晚的手术。”</br>余至明轻哦了一声。</br>秦京墨又一脸笑容的说:“余医生,祝贺你成功完成一台洗心手术,为严重冠心病的治疗,又开创了新的途径。”</br>余至明谦虚道:“那台手术成功有运气成分,说是开创新途径,还有些言之过早。”</br>秦京墨笑道:“罗医生在朋友圈里说的,比我表述的还要乐观向上呢!</br>余至明笑了笑,转而说:“还是谈一下患者的手术方案吧。”</br>“好!余医生,你看……”</br>秦京墨几步来到观片灯前,指着上面的五组颅脑核磁影像图,介绍说:“这里,这里……还有这,我一共设计了五处放射性粒子棒投放点,还有相应的穿刺路径。”</br>余至明发现,这五处粒子棒投放点,都集中在颅底肿瘤的西半部分。</br>“你想做二次手术?”</br>秦京墨语带兴奋的说:“粒子棒正常发挥作用,肿瘤塌缩,外加大脑压力的挤压,一切如我预料,手术难度会下降两三成。”</br>“手术顺利的话,患者寿命将会得到五到十年的延长,甚至更长。”</br>停顿一下,她又坦言道:“这是我从尤卫贤医生的手术案例中得到的启发。”</br>余至明问道:“有多少把握?”</br>秦京墨轻声回道:“肿瘤变化符合预期,手术成功可能性,有三四成。”</br>她又急忙解释说:“就患者这颅底肿瘤的复杂程度,三四成可能,已经不低了。”</br>“患者也同意了我这个手术方案。”</br>余至明表情不变的问:“如果肿瘤变化没达到预期,患者寿命能延长多少时间?”</br>“还有,只做放射性粒子棒植入手术,不考虑二次手术,以你的能力,能延长患者多少时间?”</br>秦京墨迎着余至明灼灼的目光,眼神有些躲闪的说:“肿瘤变化没达到预期,无法手术的话,大概能延长半年到一年。”</br>“只做粒子棒植入手术,要植入八处,预计能延长两到三年。”</br>余至明看她这个样子,晓得她有些不老实,估计在数据问题上有所诱导。</br>因为这寿命,说的都是“预期”,谁也不能百分之百进行判断。</br>一些医生就可以在数据上模棱两可,诱导患者选择他们想要的治疗方案。</br>比如,二次手术成功后的预期寿命,能延长五到十年。</br>患者会记住十年。</br>因为涉及到自身情况,患者总会倾向于向好的方面去想,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百中无一的幸运儿。</br>这十年寿命可比两三年,更有吸引力,却忽略了前置条件和巨大的手术风险。</br>余至明告诫道:“秦医生,我有不少合作对象可以选择……”</br>秦京墨再次抢先回道:“余医生,我明白,所以这次,我拿出了最佳工作状态。”</br>“这五个粒子棒植入点,还有穿刺路径,是我这几天反复思考,还有和老师多次谈论才确定下来的。”</br>秦京墨表态说:“对二次手术,我有信心。我也希冀,能和余医生长久合作下去。”</br>这时,去卫生间或是安顿门诊患者住院治疗的秦秋石医生和沈奇、隋驰一并回来。</br>余至明就开口说:“秦医生,等患者来了,我们就手术方案再做谈论。”</br>“先吃午饭吧……”</br>说完话,他转身进了隔音办公室。</br>留在外面的秦京墨,看向秦秋石,语带郁闷的说:“我好歹也是余医生请来合作的医生,还千里迢迢而来,又赶上饭点,这午饭也不说安排一下?”</br>秦秋石哈哈笑道:“余医生中午时间很紧张,只有一个小时,除了吃饭,还要休息,为下午工作恢复精力,哪有时间招待你。”</br>“你侄子已经在出租屋做好午饭了,走吧,跟我回去吃……”</br>回到自己办公室的余至明,稍作洗漱,坐在茶几旁,刚准备和周沫一起吃午饭,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br>他拿起手机一看,是市局魏浩的来电。</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