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推却(1 / 2)

加入书签

虽然镇军大将军只是从二品的武散官,本身并没有什么实权。</br>然而满朝文武却不是这样想。</br>要知道李治在军中可是有着实职的,他现在可是掌管着龙骑军。</br>按理来说如果要提升李治的官职那就应当让他去统领其他军队。</br>即便不如此做至少也应该封一个大都督之类的职位遥领军职。</br>可是现在陛下却给了李治一个虚职让他继续统领龙骑军。</br>这样一来等于是间接地提高了龙骑军的地位。</br>一支千人部队的主帅居然是从二品的官职。</br>这岂不是说龙骑军的地位要比现在的十六卫还要高?</br>短暂的寂静以后侯君集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道:“陛下,晋王殿下以如此高的军职统领龙骑军多有不妥,请陛下三思。”</br>李世民笑道:“龙骑军战法乃是雉奴所创,眼下尚有多处不足,朕将之交予雉奴便是望其能够加以改进。”</br>李承乾开口道:“父皇,即便如此儿臣也认为应当重新任命龙骑军之主将,让九弟兼领即可。”</br>李世民道:“龙骑军刚刚成军便已有如此战绩朕心甚慰,如今朕已准备扩建龙骑军,使其达到万人规模。”</br>李世民早就想好了,龙骑军这种战法在战场上的作用简直太大了。</br>不但省钱,能打而且还能赚钱。</br>虽然初期的投入比较大但是后续却能为大唐带来极大的利益。</br>这样的军队极其适合对付周边的那些小国以及蛮族部落。</br>如果大唐能够有一支万人规模的龙骑军那么就能轻松地应对各地频繁爆发的叛乱。</br>李世民没有明说的是,龙骑军的战力太过强大了。</br>这样强大的军队他只能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来带领。</br>而他最能信任的肯定非自己的嫡子莫属。</br>其中李承乾作为太子原本当仁不让。</br>然而李承乾如今在军事上还没有任何突出的表现。</br>这就让李世民有些担心,害怕李承乾震慑不住这支军队。</br>至于李泰,他最近在朝堂上的一些表现早已经被李世民看在眼里。</br>可以说李世民对他的表现非常失望。</br>在李世民看来李泰现在能够拿出手的也就只有那一点文学上的才华。</br>因此李治就成了主帅的最佳人选。</br>不止是因为李治首先提出组建龙骑军。</br>更是因为李治在政治上的表现已经丝毫不弱于一些官场老手。</br>他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br>那就是从目前来看李治的孝心是三个嫡子中最重的一个。</br>将龙骑军交给李治他永远都不用担心李治会对自己不利。</br>李世民自己想得清楚,但是他的想法却将李承乾和侯君集两人给惊到了。</br>千人规模的龙骑军就已经能够毫无伤亡地战胜两万敌军。</br>如果将规模扩大到万人那岂不是说单单一个龙骑军就能抵得上驻守长安城的十六卫?</br>如此来说李承乾即便是太子都不如李治现在的威势大。</br>于是侯君集连忙开口道:“陛下,龙骑军的消耗过于巨大,以大唐如今的国力恐怕难以维系。”</br>他此刻是一点也不想让龙骑军再扩建了,因此第一时间提出了反对意见。</br>李世民道:“这也无妨,龙骑军的扩建并不急于一时,朕自会根据国力认真把握。”</br>李承乾道:“父皇,龙骑军战力恐怖,儿臣以为还是由父皇亲自统领为好。”</br>李承乾站在已经急了,他直接点明龙骑军的危险。</br>告诉李世民这样的力量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够安心。</br>他此时已经顾不得考虑李治爱不爱听这句话了。</br>话说得再好听也不如挽回这场危机来得重要。</br>就当李世民想要拒绝李承乾的提议时,李治却在此时站了出来。</br>只见李治躬身行礼道:“父皇,儿臣也认为扩军以后的龙骑军不适合由儿臣统领。”</br>开什么玩笑?</br>就算他老子再如何信任自己,李治也不敢接下这块烫手的山芋啊!</br>自己真要是掌管着上万人的龙骑军那就相当于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在所有人的头顶上来回晃悠。</br>到时候自己即使表现得再和善这些人也都要远远地躲着自己。</br>那样的话自己别说是争夺皇位,就是想要保住小命都得谨小慎微,丝毫不能犯下任何过错。</br>李世民听了李治的话以后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