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广州的布局 晋王阁开业(1 / 2)

加入书签

刚刚进入城门李治就感觉周围似乎突然安静了下来。</br>宽阔的街道上似乎看不到多少行人,也看不到太多华丽的建筑。</br>最让李治感到奇怪的是这里的百姓们似乎都只住在靠近城门的地方。</br>就连专门为外国商人开辟的番坊都没有什么人居住。</br>李治沿途所能看到更多的反而是接连不断的各种衙门公署以及兵营。</br>似乎这座城池就是专门为官府和驻军所建的一般。</br>李治带着满心的疑惑跟着党仁弘来到了都督府,发现这里建得倒是非常奢华。</br>党仁弘安排了一桌丰盛的海鲜大餐来招待李治和随行的苏烈张磊等一众将领。</br>其中薛礼这个年轻的小将最为引人注目。</br>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就能座上中郎将的官位,这在整个大唐都是不多见的。</br>李治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过新鲜的海鲜,因此这顿饭吃得倒是非常尽兴。</br>只可惜这个时代的烹饪技术实在落后。</br>因此菜品的做法有些单一,除了简单的蒸煮以外便再也没什么了。</br>吃过饭以后李治便迫不及待地向党仁弘询问起了岭南道的具体情况。</br>他首先对党仁弘问道:“党大人,眼下岭南各族对我大唐统治可有抵触?”</br>党仁弘道:“启禀殿下,眼下岭南情况尚可。”</br>说完这句之后他又将岭南的大致情况讲述了一番。</br>总体来说广州附近地区由于商业发达因此人口较为稠密。</br>官员的任命也都掌握在朝廷手中。</br>而其他各州则多半由当地的大族或是一些部落独自治理。</br>各个部落虽然经常互相争斗但是对于朝廷的命令倒是不太抵触。</br>不过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些地区的人口难以流动。</br>因此朝廷对当地百姓的影响力要远远低于当地的世家大族。</br>经过一番深入的了解之后李治的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br>他准备先从朝廷把控牢固的广州附近开始一点点向外延伸发展。</br>李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br>其中一个是发展轻工业和手工业。</br>利用这里的人口愿意经商而不愿意耕种的特点促进商业的发展。</br>另一个方向则是利用那些即将到来的俘虏,让他们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br>这里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李治有信心在几年之内让整个岭南道的粮食产量翻上一番。</br>李治利用了几天时间,将附近的各个区域全都转了一遍。</br>然后在广州城外购买了一大片荒地。</br>他要在这里复制一个工业园,将水泥工坊,建材工坊和玻璃工坊以及化妆品工坊全都建立起来。</br>之前他联系过的那名天竺商人到现在都还没能找到橡胶树。</br>因此他要在这里继续联系天竺商人让更多的人来帮自己寻找。</br>他还在靠近繁华地段附近购买了一片土地,准备在这里也兴建一座晋王阁。</br>随着全国的炼钢厂逐渐完成了升级改造,眼下大唐的钢铁已经可以大量地供应给普通的百姓。</br>因此李治现在根本就不愁没有材料可用。</br>他雇请了大量的工匠帮他建设工业园和酒楼。</br>将作监派来的人则被他用来制造各种需要的设备。</br>又是半个月之后第一批将近三万人的俘虏终于被押解了过来。</br>李治马上让广州城里的一万多大军监督着他们开垦土地。</br>他并没有贸然地将人带到那些无人区。</br>而是沿着广州城外的荒芜之地一点点地开垦过去。</br>有着司农寺的官员在,适合开垦的土地早就已经被圈定了出来。</br>这些俘虏只需要按照要求砍伐树木,清理杂草以及平整土地就行了。</br>李治在这边忙碌的时候,长安城里的晋王阁终于正式开始营业。</br>开业的当天房玄龄等一众大臣全都主动过来捧场。</br>当他们进入晋王阁的时候马上就被这里的豪华装饰给震惊到了。</br>一楼的地面上铺着浅色的大理石,洁白的墙面贴了将近一人高的瓷砖。</br>瓷砖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烧制得如栩如生。</br>墙壁和屋顶上还悬挂着精美的琉璃灯盏。</br>一张张实木制成的长方形桌子整齐地排列在主过道的两旁。</br>每张桌子都配备了四把座椅。</br>这一层并没有预留单间,所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