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震慑(1 / 2)

加入书签

李治很想开口表扬一下秦亮的这个好习惯。</br>别看他的胆子小,可是人家的心思却很细腻。</br>最起码还知道留下一本账册来要挟自己的上官,免得自己有一天被人卸磨杀驴。</br>趁薛礼带着秦亮返回家中去拿取账册的档口李治又开始对第二个小吏进行审问。</br>这一次就明显没有上次顺利了。</br>第二个人犯名叫马楠,是一名平衡署的小吏。</br>平衡署也叫平准署是专门平衡市场物价,出售官府闲置杂物的一个部门。</br>也就是说他们的手中掌握着定价权。</br>马楠进入大堂以后表现得要比秦亮沉稳得多。</br>李治等他介绍完自己以后开口道:“马楠,你将自己所犯的罪行交代一下吧。”</br>马楠开口道:“启禀殿下,小人不知自己犯了何罪。”</br>李治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后马上就忍不住笑了。</br>他原本就是想要体验一下电视中那种残暴的审讯之法。</br>可是刚才的秦亮实在太过草包,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br>现在终于遇到了一个头铁的,这可把李治高兴坏了。</br>于是李治毫不掩饰地笑着对马楠说道:“本王就喜欢你这种嘴硬的。”</br>说完这话他马上对站在一旁的张磊道:“来啊,将这里的所有刑具都给本王拿上来,让他挑一件喜欢的。”</br>一旁的党仁弘听到李治马上就要动刑当时就不干了。</br>他绷着脸开口说道:“殿下,此时是否应该让证人上堂和马楠当面对峙?”</br>李治道:“本王的时间有限懒得和他啰嗦,不如先打了再说。”</br>党仁弘怒道:“殿下不按程序办案难道就不怕本官到时参你一本吗?”</br>李治道:“党大人,莫非不懂事急从权的道理?”</br>党仁弘道:“朝廷办案自有法度,岂可只为快速定案就乱了规矩?”</br>李治道:“眼下广州城的坊市还在关闭之中,党大人可知拖延一天会有多大损失?”</br>党仁弘道:“那也是因为殿下处事不周所造成,与办案程序有何关联?”</br>李治笑道:“本王如何做事就不劳党大人操心了,至于这办案程序…又不是改不得。”</br>李治的话将党仁弘怼得一愣。</br>他没想到李治居然如此快的就和自己撕破了脸皮。</br>至于所谓的办案程序也的确很少有人严格遵守。</br>可是党仁弘没想到小小年纪的李治是如何知道这些的。</br>他也不想想李治可是当了很长时间的雍州牧。</br>虽然李治自己很少亲自审案但是他看李哲审案的次数多啊!</br>再说了,李治和李道宗,戴胄等人都没少打交道,又怎会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br>李治怼完党仁弘以后便没再理他。</br>此时已经有人七手八脚地将一大堆刑具都搬了上来。</br>只听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之后所有的刑具全都被重重地扔在了地上。</br>刚刚还异常沉稳的马楠此时早已露出了胆怯的神色。</br>他原本只是看李治的年纪幼小所以从心理上觉得李治不能拿自己如何。</br>如今看来这小小年纪的晋王殿下恐怕要比任何人都要狠辣。</br>李治没给马楠任何反应的时间。</br>刑具刚被扔到地上他就开口对马楠说道:“你有三次受刑的机会,自己先挑一件喜欢的吧。”</br>李治说话的时候面无表情。</br>但是说出来的话语却给马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br>马楠知道如果此时自己再不招供那么李治马上就会动刑。</br>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三次受刑。</br>可是他自己非常清楚他所犯下的罪行虽不致死但却肯定免不了要被流放。</br>想到这里他的神色顿时又坚定了起来,继续咬紧牙关默不作声。</br>李治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一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br>于是他的眼睛立即看向了地上的那些刑具。</br>刑具的种类不多,但是每一样用在人身上都不好受。</br>其中有木杖,夹板,钉椅以及牛筋鞭。</br>李治的眼睛在几种刑具上来回看了半天最后落在了那张钉椅上。</br>于是他开口对张磊道:“将人犯绑到那张钉椅上让他先在一旁坐上半个时辰。”</br>李治这话说得毫无波澜,然而听在党仁弘和马楠两人的耳朵里简直犹如晴天霹雳。</br>钉椅的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