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橡胶到手(1 / 2)

加入书签

<b>inf</b></div> 李世民最近一直在有关钱的事情上发愁。

然而李治却迎来了一个即将让他大发其财的客人。

这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之前在长安城里联系的那名天竺商人。

此人名叫吉德,算是最早开始来大唐行商的那一波印度人。

这哥们儿乘船返回天竺以后就跟疯了一样到处寻找李治所说的橡胶树。

可是他寻找了很长时间都没能找到李治所描述的那种橡胶树。

到最后他终于狠下心来,决定带一些家乡特产的黑金刚树的汁液和种子来找李治。

他觉得李治的描述可能有些错误。

因为整个天竺五国就只有这种树的汁液与李治所说的相似。

原本他还想要直接跑去长安的,没想到刚到广州城就听说李治来了这里。

于是他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新建的养殖场里找到了李治。

当他心怀忐忑地将其中的一坛橡胶液交给李治的时候还特意解释了一下情况。

李治听了他的话以后也有些没底。

因为他只是听说古时候的印度有橡胶树但是具体长成什么样子他也不清楚。

他所描述的橡胶树是前世的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

至于两者是不是一种东西恐怕只能试过才知道了。

于是李治让他先在广州城里住几天等他的消息。

而他自己则是连忙找李愔要了一些醋酸来制作橡胶。

橡胶的制作非常简单,只要将橡胶液过滤干净再倒上一些醋酸加快凝固就可以了。

不过吉德带来的这些橡胶液都已经凝固了。

因此李治又将其中的一坛进行加热融化。

等到融化完以后李治又将橡胶液过滤了几遍,然后才在里面加入了醋酸。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凝固以后终于得到了一块巴掌大小的橡胶。

李治又让人用石碾将橡胶中多余的水分挤压出来。

同时也使得橡胶的面积增大了几倍。

然后他随手就将这块橡胶扔到了孵化室里进行烘干。

一直到转天早晨李治才将制好的橡胶拿了出来。

李治尝试着用手拉扯了几下,感觉弹性还算可以。

这让李治开始兴奋了起来。

因为到目前为止一切似乎都比较顺利。

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复杂,而且他手边也没有合适的原料。

因此他只能先将所有橡胶全都制造出来,然后让李愔带回长安城继续研究。

做完了这些他又找到司农寺的官员让他们帮自己将吉德带来的黑金刚种子给种植下去。

而李治自己则是让柴龙和段师子两人带着十面玻璃镜陪自己一起找到了吉德。

吉德看到李治指挥着柴龙将十面镜子摆放的桌子上时。

他激动地对李治问道“殿下,小人带来的东西真的是您需要的吗?”

李治点头道“是的吉德兄,你带来的东西正是本王需要的。”

说完这话他一指那些镜子说道“这些琉璃宝镜便全当是兄台的报酬。”

吉德高兴地笑道“真的太感谢殿下了,不知道殿下是否还愿意与小人继续交易?”

李治道“这是自然,不过本王有言在先,兄台此次带来的这些东西可是远不值十面琉璃宝镜。”

这一点李治必须要提前和吉德说清楚。

如今阮鸿禧已经将巴掌大的玻璃镜炒到了一百贯一个的批发价。

单独购买则直接卖到了一百二十贯。

而吉德手里的橡胶液除了李治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还会购买。

因此李治打死都不会去当这个冤大头。

他准备下一次直接用同样多的镜子换取整整一万斤橡胶液。

吉德听了李治的话以后自己也觉得有些尴尬。

因为他带来的这些东西根本就没花钱。

这东西在他的家乡随处可见。

他只需随便用刀一划就能收集不少。

于是他马上开口说道“还请殿下给出一份价格,小人再酌情考虑一下。”

吉德作为一名商人砍价是他的本能。

因此他准备在价格上跟李治谈判一番。

李治道“本王做生意从来都不会亏待对方,你若有心继续交易那便按照十面宝镜交换两万斤的价格来算好了。”

吉德听了这个价格以后有些皱眉。

李治需要的数量有些太大了。

如此一来他就必须要在天竺雇请工人来帮他采集。

这就给他增加了不少成本。

虽然这些成本连收入的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但是作为商人哪有嫌自己赚钱多的?

吉德假装为难地开口道“殿下,这个价格小人实在是难以接受啊!这来回的船资加上工钱可是不少。”

李治撇嘴道“你当本王好欺不成?这胶液的采集极其简单,你当本王不知?”

吉德听了李治的话以后开口道“殿下这采胶虽是容易,但每日的产量却是有限还请殿下理解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