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售房遇阻 出谋划策(1 / 2)

加入书签

<b>inf</b></div> “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这是白居易歌颂李世民德政的诗歌。

其中说的一件事便是贞观二年李世民裁撤了三千宫女,让她们可以回家各自嫁人。

另外一件事便是眼前这件著名的纵囚事件。

不过纵囚事件虽然给他增加了不小的声势,但却也让他心有余悸。

于是他暗自决定今后一定尽量不干预大理寺的判罚。

这件事之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再一次去看望了戴胄。

这一天,李世民和戴胄一起聊了很久,甚至还亲自陪着戴胄做了一会儿康复训练。

两人聊到了吏治,聊到了文学甚至聊到了风花雪月,但却唯独没有聊过一句有关纵囚的话题。

李世民只是在临走的时候说了一句“爱卿可要尽快好起来,朕眼下还离不开爱卿。”

戴胄忍受着身体的巨大疼痛坚持着亲自将李世民送出了家门。

这一刻戴胄知道李世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李世民也知道戴胄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

君臣之间有了这一次见面以及相送一切就都已经足够了。

李世民心情舒畅地离开了戴胄的府上之后,便召集房玄龄等人开了一次小朝会。

主要的议题自然是抓紧认命一批新的官员来接替那些贪腐官员的空缺。

虽说目前朝廷的储备官员有些不足。

但是这却也难不倒这一班大臣。

前两年的时候由于全国的人口太少所以裁撤了很多冗余的官员。

这些人就成了顶替空缺的最佳人选。

再加上一些暂时还没有实职的文散官,挑挑拣拣地拼凑了一番之后总算是勉强将这件事应付了过去。

身在广州的李治此时正满意地游览着一套占地极广的豪华别院。

这是他为李渊免受寒冷之苦而特意建造的,如今已经基本完工。

此处与其说是别院不如说它是豪华园林更为恰当。

因为里面的建筑物并不是很多。

为了保证尽快完工李治只是在这里盖了一座两层的主楼以及十几间供下人们居住的宿舍。

其它区域全都是依据原有地貌布置的各种假山溪流,小桥湖泊。

几座凉亭散落在几处独特的景点旁边,可以供人随时落脚歇息。

别院里的水源就是紧邻的珠江。

李治直接在墙外修筑了闸口和水道让园林内的水系全都变成了活水。

眼下已经进入了九月,长安城的气温很快就要开始降低。

因此李治打算现在就给皇爷爷写信让他安排好行程搬来这里。

参观完这里李治便匆匆找到了阮鸿禧。

如今城里的第一批住房已经进入销售阶段。

他需要每天询问一下销售情况。

李治找到阮鸿禧的时候他正满脸堆笑地将一名看房的客户送走。

从双方的表情上来看应该是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李治等到那人离开以后对疑惑的阮鸿禧问道“今日怎会劳烦到阮掌柜亲自售房?”

阮鸿禧苦笑着行礼道“启禀殿下,如今这房产不太好卖,因此小人才亲自出面尝试一番。”

李治问道“如此好的房产居然会不好卖?”

阮鸿禧道“这房产虽好但是售价却是令人尴尬。”

李治奇怪地问道“这是从何说起?”

阮鸿禧道“居住在城内的人家虽然买得起,但他们看了扩建图以后却觉得自己居住的位置也算不错,因此…”

李治接口说道“他们是觉得自己没必要搬家?”

阮鸿禧苦笑道“正是如此。”

李治又问道“那城外之人为何也不愿购买?”

阮鸿禧道“城外之人认为新房距离城墙边的那些房产并不远,售价却是高了五成,因此也不太情愿。”

李治听了阮鸿禧的话以后都已经无语了。

新房的位置明明距离城墙边的居民区有十几里的路程。

这些百姓居然认为这样的距离不远?

要知道这样的距离放在前世肯定是有很多人都会打车走的。

就算不考虑距离,只说这些新房。

那也不是城边的茅草屋能够比拟的呀!

更何况这片坊区外的道路还都铺上了水泥路,这些难道都不用花钱吗?

李治百思不得其解地想了半天以后才开口对阮鸿禧问道“阮掌柜对此有何看法?”

阮鸿禧道“小人以为这是购房者见到此时的销量不大才想到的压价套路。”

李治听了这话以后顿时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后他便认真地思索了起来。

他在售房之前并没有大肆宣传造势,而且也没有想过要借此炒高房产的价格。

原本他想的只是在保证自己有些利润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房价在平稳区间内完成对广州城的改造。

这样也能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广州城里居住而又不用背上沉重的包袱。

没想到他的一时心善居然给了这些人拿捏自己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