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 / 2)

加入书签

“乖孙,做得很好,皇爷爷很欣慰。”</br>当李渊和李治祖孙两人登上返程的龙凤船以后李渊在第一时间就对李治提出了夸奖。</br>李治来到广州仅仅两年的时间就能让当地的百姓如此爱戴,可见他为这里做了多少好事。</br>作为皇家子弟,李治的一切表现都代表着皇家。</br>他能够得到爱戴就说明皇族也能得到拥护。</br>这是一个统治者最希望看到的事情。</br>李渊连续两年来到这里,对这里的变化自然也都看在眼里。</br>因此李渊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对李治提出夸奖。</br>段至玄带着一众都督府的官员走在广州城的大街上。</br>仔细欣赏着两边的树木和建筑。</br>李治虽然离开了广州,但是广州城的建设却正进行的如火如荼。</br>新房的建设还在继续,道路的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br>如今广州城外的百姓们已经基本上全都搬进了广州城。</br>宽阔的街道和提前设计好的一座座坊市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br>大量的工作岗位也吸引着更多人落户到这里。</br>“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说的便是如此吧?”段至玄开口说道。</br>这是段至玄第一次统管地方上的军政事务。</br>今日万人空巷的景象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br>周围的几位官员听到段至玄的问题以后都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br>他们有的人已经为官多年,有的则是刚刚进入政坛不久的新人。</br>然而无论是谁都从未经历过如此震撼的场面。</br>段至玄看了看众人脸上的表情然后笑道:“我等今后可要多多努力喽!”</br>一位年轻的官员说道:“有晋王殿下留下的底子我等定能使这广州府更加繁荣。”</br>段至玄“哈哈”笑道:“诸位同僚有此决心便好,本官愿以此言与诸君共勉。”</br>李治留下的底子实在太好。</br>对于他们这些官员来说只需沿着之前的道路走下去便能收获一份优秀的政绩。</br>特别是对段至玄这样的青年武将来说更是一次极好的锻炼。</br>眼下暂时并无战事,他们这些武将想要维持住自己在朝中的话语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主掌一方军政。</br>而李治给段至玄留下的底子就是他获取成绩的最大法宝。</br>李渊和李治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已经到了五月下旬。</br>李治陪着李世民将李渊安顿好了以后马上就被带到了太极殿。</br>他要在这里做一场述职报告,将他在广州城取得的成绩汇报给朝中的一众官员。</br>两年的时间李治带领着开垦大军种植了两百万亩经济林木。</br>开垦出了六百多万亩的农田。</br>更是建成了大大小小的上百个村庄和养殖场。</br>如今开垦大军不但已经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通过养殖场赚到了不少收入。</br>除此之外那些僚族百姓也开始接受了汉人的融入,更是开始懂得什么是礼义廉耻。</br>当一众官员听到这些数字的时候全都被震惊的头皮发麻。</br>当初李治定下的目标是利用五年的时间为朝廷打造一片粮仓。</br>如今仅仅过去两年就已经完全能够供养十几万人的吃喝。</br>要知道那些土地可都是刚刚才开垦出来,此时还远远没有达到丰产。</br>如此算下来别说是五年,恐怕今明两年之内就可以向市场中出售粮食了。</br>虽然李治给那些百姓争取了三年免税的政策,但那些土地就摆在那里,朝廷还怕它跑了吗?</br>这原本计划中需要五年时间建成的粮仓岂不是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建成了?</br>这岭南的土地就这么好开发吗?</br>如果那里真的容易开发的话那之前的那些官员们难道都是吃白饭的?</br>可如果不好开发又如何解释晋王所取得的成绩?</br>长久的沉默以后,房玄龄第一个站了出来。</br>他颤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晋王殿下创造的功绩无异于开疆拓土啊!”</br>王珪道:“陛下,这将近千万亩的土地已然快要达到我大唐所有土地的一成了。”</br>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岭南之地取得如此成绩若能被偏远之地的百姓所知定能将之吸引。</br>到时我大唐的移民之策便容易施行了。”</br>陈叔达开口道:“陛下,下官以为僚族百姓能够纳入朝廷的管理才是重中之重。</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