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溪流千年 第一卷第章 神话开启之刻(2 / 3)

加入书签

怪不得爹娘还在的时候,那么久也无法在修行之道上前进一步,哎…”可看了一眼重生的手,他又喜上眉梢,自语道:“也有不错的收获,至少,以后不会那么容易死了。”一个月的时间内,他日夜用日月精华淬体,终于把全身,包括体内脏器和脑子都淬炼了一遍,大脑的淬炼是最危险的,孙梓凯只打算让每种精华都淬炼大脑一次,或者不淬炼,免得让自己变成痴呆。大雪仍在下,可他用不着穿皮袄了,日之精华带给了他如太阳般的炙热,他甚至觉得自己在发光,而月之精华,似乎只能让他的身体在硬度增强的基础上,更加的柔韧。孙梓凯觉得日月精华的效用一定还未开发出来,所以在全身淬炼一次过后,他开始了第二轮的淬体,但这一次他长了心眼,将日之精华凝聚出来后,不急着吸收,而是让它顺着自己的身体滑动,尝试着一点点的“分食”掉它,但那精华忽然散成了光气,钻入了他的胸膛中。孙梓凯以为自己会再次生不如死,可那股光气并没有与他的肌肤,或者体内脏器融合,而是化成了一缕气,在其体内血脉中流动。这时,好似是黑暗中的一道河流,被火光点燃,而所有的“河流”都开始燃烧,他瞬间看清了自己体内所有脉络,那并不是血管,而是遍布全身各处的隐匿经络,是某种东西的“温床”和“触手”。他要抬起手,手臂上的经络就会释放一些特殊的东西,而那东西传给了他的肌肉,肌肉带动着胳膊打弯并上抬。孙梓凯恍然大悟,这就是他心心念念的东西。他的异想天开,在这一刻得到了证实,是的,他再次超越了整个时代,发现并定义了那特殊之物——能量。而他的世界再次变了模样,它不仅能感受到身边万物的生机,同时还能感知到不同物身上的能量值,而能量显然更加广泛,就算是无灵之物,也可以拥有能量。他立即骑上毛驴,寻找猎物,找到了三个蛮人,杀掉他们之后,凝聚出血之精华,小心翼翼的将一滴精华放在手背,那令其无法忍受的痛苦再次来临,而这一次他终于看清楚了原因。在能量的脉络下,所有变化的过程,都被“照射”得一清二楚。人类的皮肤,本身是最低层次的构造,是单一结构的堆叠,而精华的淬炼,是将精华所拥有的结构嵌入到肌肤结构之中,使皮肤和脏器完成进化,而每种精华结构自带着特殊的意义或能力。在第一轮淬炼的时候,精华只是将结构嵌入,可第二轮的再次淬炼,便是在已有的结构上反复的撞击和进化,就如同打铁一般,第一轮是加料,第二轮往后就是捶击,而精华的能力也正是在一次次的锻炼后,才会慢慢地显形。孙梓凯永远不放过任何的细节,他在痛苦中,发现那撞击着自己肌肤的血之精华,在最后都逐渐散在了能量经络之中,他意识到,所谓的精华,会不会也是能量,如果是的话,能量带着特殊的意义或者能力,就会演化成不同的“物”,或者说,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类似于他爹当年说的——术。血之精华的能力显现了,它改变的是孙梓凯体内的能量基数,躯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存在产生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脉络,皮肤上也有,而这些脉络的能量是有上限的,血之精华正是将那上限基数变大,使得同一块皮肤或肌肉产生的力量,成倍提升。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他放弃了日月精华的修行,一直在杀蛮人和野兽,不断地用血之精华二次淬炼,甚至三次淬炼自己的皮肤和脏器。难得的是,三次淬炼的痛苦大大减少,因为二次淬炼后的身躯,相当于成型后具备了一定硬度的铁块,当相同的锤子来敲打时,只能是加固强度,而不必塑形了。因此,两个半月的二次淬炼后,仅用了十天时间,他便将全身完成了血之精华的三次淬炼。第一轮淬炼,使得他的力量成为成年人的四倍,第二轮之后成为十六倍,第三轮后,他的力量已是成年男人的六十四倍。之前需要双手握住的长刀,如今在其手里,像柳树叶一般轻盈,而他背着的弓,一不小心被他直接拉断了。可惜的是,第四轮的淬炼没有产生任何的效果,反复尝试多次之后,孙梓凯明白了,血液如同生机,也分三六九等,人类和野兽的血液,凝聚出来的血之精华,带给他的力量极限就是如此了,想要更一步提升,就只能找寻更加珍贵的血液。在此期间,孙梓凯没有放弃对能量的探索,他发现人类所需的能量,并不完全来自于食物和水,其实生灵体内的能量脉络,都是直接与自然相接的,人类需要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吞噬能量,才能维持基本的行动需求。而能量这东西要操纵起来也太难了,他必须要一点点的去摸索,起先是通过制造行动需求,来迫使能量脉络加快吞噬速度,但它是有极限的,永远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标准处,后来他尝试和吸噬生机一般的路径,双手放在生灵身上,寻找汲取的“感觉”。但他缺少一双手,一双可以直接对能量操控的手,他必须要制造点可控的能量出来,可是,该怎么做呢正此时,他看到了那座屹立在险峰之间的“安生关”,他答应了老杨,过年之前,必须要回来,关前聚集了三十多个拿着器械的蛮人,而关墙上的守关人正张弓乱射。“怎么样,才能控制住能量呢”孙梓凯还在寻思着这个问题,毛驴背着他缓缓地走向了关门,直到关墙上六子喊了他一声,他才回过神来。老杨想要开关门冲出去救孩子,六子和老张已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