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溪流千年 第一卷第九章 元素之力(2 / 3)

加入书签

似乎觉察到了一股极大的能量释放到了自然界中,他正想不明白着,手里一热,低头看去,土壤已经没了,只剩了一颗泥黄色的土之精华。他拍到了手心,立即觉察到了改变,趁热打铁,抓起一抔又一抔土....三日间,他没有从险峰上下来,土之精华的第一轮淬炼是轻轻松松的,没有任何痛苦,而土之精华带给他的提升,正是其心心念念的身体硬度。肌肤和脏器,甚至血管、眼睛...都被他淬炼了一次。而第四日,他便匆匆告别了守关人,跑出了关去,这次连驴都没有带,找了个僻静地方,不同于其他精华,土之精华可谓到处都是,他立即开启了第二轮的淬炼,这是他承受的最轻的二轮淬炼痛苦了,但土之精华的淬炼对身体的提升是十分缓慢的,而且并没有明确的上限,第四轮过后,孙梓凯感觉自己的身体并没有硬多少,一直坚持到了第八轮后,他才觉得自己的肌肤有了明显的硬质感。又五日后,他淬炼到了二十轮,这个时候的淬炼之苦就高了,一次次的“锤击”之下,他的躯体终于可以承载自己的力量。然而他还是不满足,继续用土之精华淬炼,二十三层的时候,痛得受不了,就好比自己的皮肤是被打好的铁,新一轮的淬炼,就是把这块铁用凿子一点点敲成渣,再重新起火锤击。而他的淬体速度也慢了,十日的时间,才淬炼到三十轮,这个时候,孙梓凯的身躯,已经是刀枪不入,甚至他从三十丈处跳下,双腿能够稳稳落地。六十四倍成年人的力量下,他的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只是他的脚腕虽硬,却不够柔软,很多极限状态下做出的动作,不够顺滑。第三十四层的时候,他淬体失败了,因为那痛苦已经超越了月之精华的二次淬炼,使得他半途直接放弃,转而开始修炼身法技艺。力量有了,身体强度有了,可刀却没用了。他握刀全力一劈的情况下,刀身直接断了。只能弃了武器,转用拳脚,长期杀蛮人攒下的那套杀人技又起了大作用,他将多余的动作一减再减,到最后,就剩下了几个简单杀招,大道至简,他虽没了那些华丽的招式,可似是多了一套心得,以意制动,颇得成效。他可没有停下修行的探索之路,从土壤可以被凝聚出土之精华,他便悟到了,一切之物,都是可以被凝聚出精华的,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也证明了,一切物的能量或者能量形式,是可以被拿捏或转换的。他的异想天开再次被证明,他捕捉到了风,捕捉到了火,在瀑布下凝聚出了水,某日他的手触碰到了铁器,突发奇想,竟真的在铁器上凝聚出了精华,他称之为金之精华,又在草木之上,凝聚出了木之精华。第一轮淬炼后,他的躯体中,融汇了日月、金木水火土以及血液的精华结构,第二轮淬炼,便开发出精华所带的特殊能力。他特地将精华之类的本源之物,称之为元素。最让他惊喜的是,土之精华大大提升了他的身体强度,导致二次淬炼的其他精华,带给他的痛苦大大削弱。风之精华让他的肌肤变得对气息流动十分敏感,当第三轮淬炼过后,他开始能够“看”到“气”了,这个“气”,并不仅仅是风,不同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是不同的,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情绪下散发出来的“气”,仍然具有差异。水之精华在第三轮过后,仍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特殊能力,直到孙梓凯将山石当做沙袋,打了整整一天,在拳头上留下了两条伤口后,他才发现水之精华带给自己身体的改变,水生万物,水之精华的能力,正是“修补”和“治愈”,他的那两条伤口很快便被修复,而且对其本身的生机消耗几乎为零,是一种进化后,肌肤结构的自我修缮。木之精华的第二轮淬炼直接失败了,并不是因为太痛苦,而是他的身体对第二次到来的木之精华没有任何的反应,不融入,也不排斥,看来只能淬炼一次。而金之精华和火之精华是所有元素之中,最让孙梓凯受益的两种,也从本质上,改变了孙梓凯的战斗方式。两种精华的二次淬炼,都让孙梓凯的皮肤结构变得极不稳定,但带来的结果却不相同,金之精华让孙梓凯皮肤的特殊结构能够“软化”并“漫延”,通俗的讲,当他握着那把柳叶般轻的刀,与他躯体接触的刀,会被同化成与其躯体相同的结构纹理,他的身躯有多硬,他接触的东西就会变得有多硬,但一分开,很快就变回原样了。火之精华是非常直接和暴躁的纹理释放,而其释放的方式正是火焰,从来没有修行过法术的他,手一挥,便能唤出大片火焰,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修行结果,那炙热的火焰,烧在他的双眸,他心里对它爱到了痴迷,多美的东西啊,火焰,神的杰作。又一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日月精华的二次淬炼,但两种精华依然没有表现出极特殊的能力,只是月之精华,让孙梓凯的身体变得顺滑多了,许多之前无法在高速下完成的动作,如今都能轻易完成。直至孙梓凯的十岁末,他将土之精华淬炼身体到了四十层,而日月精华两层,血液三层,金水火土各四层,而这个时候,他身体内的木之纹络展现出了它独特的能力,原来,木之精华的效用是“进化”。许是他的身体强化到了一定的高度。木之纹络开枝散叶,卷在所有元素纹理之中,带着整个躯体完成了一次进化,使得土之锻体达到了六十层的标准,日月锻体三层,血液锻体五层,金水火土各六层,但从此之后,他的锻体修行几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