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这也太夸张了吧(2 / 3)

加入书签

冠军。”波波维奇非常自信。他用这种自信的气场去感染球员们。嘀!第二节比赛开始。正如波波维奇所说的那样,苏丰确实没办法像第一节比赛那样完美输出。可是,湖人还有沙克奥尼尔啊。沙克奥尼尔是联盟第一中锋。他第一节比赛出手不多,他一直在跑动,让自己进入到最佳状态。当他差不多的时候,苏丰不停将篮球输送给他。苏丰的传球又稳又好。质量非常好。奥尼尔接到篮球,频频单打,他强势的背身,内斯特洛维奇根本防守不住!奥尼尔接连锤爆马刺禁区。马刺不得不采取夹击,而当他们夹击,苏丰会快速跑动过去接应。奥尼尔只要把球传给苏丰。苏丰立即会变身全联盟最快的中转站,他总是能第一时间将篮球传出去。卡尔马龙中距离命中。德里克费舍尔三分命中。拉什空切上篮得手。奥尼尔接回传球完成暴扣。苏丰将他从拉里伯德那里复制到的传球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伯德最擅长阵地传球,而且处理速度非常快。马刺很快被奥尼尔这种中心开花的打法给打花了。分差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开。波波维奇在场边各种大声喊话,但收效甚微。此时,斯科特皮蓬在场边笑着询问菲尔杰克逊:“菲尔,你觉得我们现在打的还像是三角进攻吗”“怎么不是”菲尔杰克逊理直气壮:“沙克,托尼,还有其他三名球员。三角进攻。”斯科特皮蓬笑的前仰后合,他没想到菲尔杰克逊还有这种强词夺理的幽默。他认为湖人这套打法多少有点反向普林斯顿了。克里斯韦伯也看出了这样的意思。他指着电视机对小飞鼠说:“你有没有觉得托尼苏在湖人的角色像极了我巅峰期在国王队的角色”“兄弟,我确实没看出来。”小飞鼠斯塔德迈尔很诚实的说道:“你知道的,我的战术素养不怎么高。”斯塔德迈尔的话让韦伯没了脾气。失去了分享欲。但眼睛盯着电视,却越来越有神。他开始琢磨一个事情:难道说托尼苏真的是那种,战胜一个对手,就能吸收对手特点的超级天才就好像打游戏一样嘀!上半场的比赛很快结束。湖人以6:55领先6分进入更衣室。而苏丰上半场的数据让的直播间一片尖叫:5分5助攻7篮板3抢断2封盖。也就是说,苏丰很有可能完成一次30+30的表演。“这小子简直是个数据狂魔。从他加盟湖人的那一刻开始,三双的含金量迅速下滑。很多球员终其一生都拿不到一个,而他几乎每场比赛都可以。现在,他又要朝着超级助攻数据下手了吗这小子还只是个菜鸟啊!!!”巴克利在电视机前的声音非常非常的激动,激动之中还带着点无可奈何的味道:这多少沾了点凡尔赛的气息。而此时,坐在电视机前的勒布朗詹姆斯很错愕。本身,他就是一个数据怪物,他是历史上第三个完成20+5+5的新秀。苏丰的常规赛数据虽然也很好,但本质上没有和他拉开差距。可这家伙进入季后赛之后,简直和开了挂似的,每场都拿三双。虽然这和湖人的战术安排有关系。但这么刷下去,我以后还怎么打破记录詹姆斯本身的技术特点就很适合搞三双。可再怎么适合,也搞不过如此疯狂的苏丰啊。苏丰每天都在跟着名宿大前锋们学习技术,而且还让他学的有模有样,助攻和篮板都源自名师教导。“我要是在湖人就好了。”詹姆斯嘀咕一声。他觉得,如果他在湖人,他肯定也能拿到每场三双。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有组合做队友,数据会来的容易的多。他们的强大战斗力能吸引防守,只要善于投机,篮板轻轻松松,助攻也是手到擒来。不过,湖人内部的声音显然和詹姆斯所想的不一样。苏丰回到更衣室,他被队友们抛了起来。他被认为是这场比赛的救世主,如果没有他…这场比赛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虽然现在仍然不是很乐观,还没有到庆祝的程度。但每个人都很清楚,今晚想要赢球,还得依靠苏丰。苏丰是湖人唯一的因素。因为,奥尼尔的强大是已知的。湖人阵容的脆弱也是已知的。唯一的未知就是托尼苏能发挥到什么程度。菲尔杰克逊为了避免自己再次装逼失败,他在布置战术之前,特别询问苏丰如何看待马刺今晚的打法。苏丰说:“马刺有点着急了,他们想制造一种‘初战即决战’的氛围。他们婆切的想要得到这场胜利,对他们来说,只要拿下首场比赛的胜利,整个系列赛就掌握彻底主动。所以,他们很急。”“正是他们的这种焦急和焦虑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下半场,我认为他们会意识过来,他们的节奏会越来越稳。所以,我们可能没有取巧的可能了。”“我觉得我们下半场得和他们硬碰硬,用意志力和技术能力和他们拼!”“我认为我们赢球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毕竟,我们聚集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取得进入西部决赛的成绩。我们是为了总冠军而来!”苏丰这番话在更衣室里回荡,它激发起了所有球员旺盛的斗志。得!菲尔杰克逊心里低估一声:又让这家伙装逼成功了。但同时,他内心里对苏丰高看了几分。作为名帅,他的判断和苏丰高度一致。马刺上半场确实急于求成了。而且马刺作为经验丰富的球队,他们下半场肯定会调整过来。只不过,他没有苏丰这么有信心。因为到了下半场,湖人的阵容短缺,还有人员不足等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漏洞。怎么填补呢菲尔杰克逊对奥尼尔说:“沙克,你得更具有侵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