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三章被人赶出(第四更)(1 / 2)

加入书签

田家安冷哼:“爹到现在还没看透吗,有贵人在暗中护着采薇姐妹,不然我上司也不会过问这事,还说,如果我回去办理的不好,就罢了我的官职!”

“啊!”田老汉吃了一惊,陡然想一件事来,急忙起身冲出了茅草屋,在一户村民家找到魏氏。

魏氏正被人从家里赶了出来,那家的女主人站在自家的院门口指着魏氏怒道:“虽是你家的事,我本不该插手,可恨你要往你孙女头上扣屎盆子,就在你自己家里说,为什么跑到我家来说你孙女的坏话,难道我像个搬弄是非的人?”

田家上午窝里斗,不少村民都去看热闹的,现在见魏氏和一户近邻吵起来了,都觉得不可思议,田家的人是不是疯了,自家没吵够,还跟别人家吵了起来,于是有人不畏严寒,走出家门,向那个村妇打听原委。

那个村妇指天画地的说道:“我们跟田家虽是近邻,可来往的少,谁不知道他家仗着有个做九品芝麻官的儿子,在村里横行霸道,他家的鸡啄了别人家的菜那是理所当然,别人家的鸡要是啄了他家的菜,那就肯定是打死,这还不罢休,打死的鸡也不还给主人家,自己吞了,说什么抵了鸡吃的菜,就他家的菜值钱!人家家的菜是野草!”

有人就道:“大山嫂子,你话别扯野了,我们是问你为什么赶魏太婆走?”

被人称作大山嫂子的村妇登时眼睛瞪得铜铃大,一脸的气愤:“为什么!是魏太婆一把年纪了,不知自重,跑到我家说了好多关于她孙女采薇的坏话,那个大雪天,谁不知道采薇上山遇险是因为她娘林嫂子怀孕之后没吃到什么好东西,营养跟不上来,老是头晕,采薇才想着去采点草药卖给伍大夫换点钱,买点红枣给她娘补补血。”

这番说辞是林氏央求村里人去救采薇说的,不过后来采薇回来也是这番说辞,母女二人这算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因此众人问起,母女两个的话一致,也就没人心中起疑。

大山嫂继续道:“这本是件感天动地的大孝事,就是我们听了,谁心里不感动?偏偏魏太婆跑到我家神秘兮兮的对我说,那次采薇遇险是为了跟男子约会!我都没见过像这样无耻的奶奶,别说自己孙女没有这样的事,就算有,也要千方百计的遮掩!我不把她打出去,难道留她在我家胡说!”

众人都道:“打得好!”

其实魏氏来扯是非,一般村妇聪明的做法是敷衍了事,不传话就行了,这个大山嫂反应这么大是有原因的。

因为采薇姐妹被卖、魏氏母女离奇被调包,村里明白人都看出蹊跷,采薇背后恐怕有贵人帮扶,不然不可能逃过这一劫,至于贵人是谁,谁也猜不透,但大多数倾向于是林氏娘家的力量。

再怎么说,林氏娘家家败之前,她的父亲可是四品官员,怎么也有些关系网,而且这都事是发生在林氏的娘家人华氏一家到来之后,焉知不是他们在背后出力?

因此大山嫂见魏氏上她家来说这些,为了以防以后华氏和林氏她们听到这些流言蜚语,以为是自己传出去的,为了撇清自己,所以才这么大张旗鼓的把魏氏往外赶,现在他们不怕得罪田家,倒怕得罪华氏和林氏。

帮助采薇姐妹俩的人既然有能力把田家一家狠狠教训一顿,那么把他们这些草民捏成粉末也是轻而易举的。

田老汉一看这局面,更加相信了田家安所说的,有贵人在背后护着采薇姐妹两个,所以这些村民才会反应这么激烈,他的肠子都悔青了,事情被自己越弄越糟。

有人质问魏氏:“你说你孙女跟人不清不楚,说出来,那个男子是谁?”

魏氏嘴唇嗫嚅着哪里说的出来,她也不敢随便牵扯别人,这事关乎名声的大事,牵扯谁,谁都会跟她没完!

“老婆子,我一个转身你就不见了,你在这里胡诌什么?不就是采薇姐妹两个不买你的帐,没给你三百两银子的养育费吗,你就这么耿耿于怀,到处造谣,你还有个人样吗?”

田老汉边骂边把魏氏推回了自家的院子里,等进了院里才告诉魏氏采薇姐妹背后有人的话,他们田家是惹不起的。

魏氏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心里着实憋屈,要她去散播谣言,抹黑采薇的是田老汉,可现在背锅的却是她魏氏!

转眼就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华氏让她们母女几个点灯纺纱织布,可是采薇姐妹很自觉,都洗了睡了。

虽然华氏家里点着一盏灯,可那盏灯是点在林元锦的卧房里,林元锦要备考明年的府城的考试,考举人,白天他开馆授课赚钱养家,晚上就要刻苦攻读,所以这盏灯是必点的,华氏和珠儿就都到他卧室里纺纱织布。

林元锦的卧室就那么大,摆下了华氏和珠儿的纺车和织布机就摆不下林氏母女的纺车和织布机,即便摆得下,采薇也不会去林元锦的房里纺纱织布,林元锦已经是个成年男子,她母女三个都不方便在他卧房里久待。

不过这么早,母女三个都没有睡意,现在总算摆脱了田家一家极品,都觉得连呼吸都变的畅快起来。

小满问道:“姐姐,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房子?”

采薇空间里有不少银两,就是现在拿钱盖出一幢像田家那样的气派的砖瓦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