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章张婶送信(第二更)(1 / 2)

加入书签

有些个没有要到菜籽的村民本来心中就有些不快,被这么一挑唆,什么正义道德全都抛诸脑后,内心的自私膨胀,便都觉得林氏母女不仁义,乡里乡亲都帮上一把这有什么哩!就只自己一家发财,看着他们吃糠咽菜!

特别是当那些村民知道陈沐风家的空地上全都种上了蔬菜,心中更加气愤,因此编出了许多采薇和陈沐风的绯闻来,说得有鼻子有眼,为此彩蝶姐妹还有小满没少跟那些人吵架。

不过大多数村民还是保持理智的,别说林氏母女了,不论村里哪一家有发财的路子,谁会泄露给谁?

林氏母女已经叫厚道了,至少还给了张婶这几个外人一些菜籽,要是换做别人,即便是关系好的村民也不会把赚大钱的机会分给他人,因此都没和那些人掺和,厚道的村民还会指责那些村民无故编排采薇。

采薇得知了却是一笑了之,劝小满等人别再跟人吵了,然后从空间里又拿出些菜籽来,凡是没参与诽谤她们母女三个的村民以及维护她们母女三个的村民按半亩到一亩不等的量赠送了菜籽,并要前去送菜籽的下人们这么说:“这些菜籽我家大小姐都是跟人央求了无数遍,又许下银子,人家才好不容易又给我们小姐带了些来,你们播种的时候可要仔细些,千万别糟蹋了。”

那些村民们对采薇都千恩万谢:“那哪能呢,采薇姑娘把钱都塞在咱们手上了,咱们还不好好接着那不得遭雷劈呀!”

那些之前说采薇母女三个坏话,并且造谣生事的村民个个都灰溜溜的,只能眼馋别人家种蔬菜发小财,至于那些听信小人之言的人家则是悔不当初,再和那几个小人见面之后,就没有好言语。

那么多亩田地种菜必得请人,林氏请的都是远远近近忠厚老实又年青力壮的男人来干活儿,工钱给的实足,还包中饭,林氏每天去察看两次。

她虽是官宦小姐出生,可也种了十几年的田地,对庄稼活儿内行。

张婶家的田地少,她婆媳两个就种得来,因此叫她儿子也在林家种田。

林氏看张氏的儿子老实肯干,便让他当了个头,管着她家里请的那些短工,每月多给五十文钱。

多拿钱不说,说出去还体面,一家几口都很高兴。

张婶也是四多十岁的人了,见识过采薇的厉害,就拿菜种子事件来说,人家翻手为雨,覆手为云,想把谁打到尘埃里轻而易举,就看你招不招惹她了,于是再三叮嘱儿子春生:“人家抬举咱们,咱们就得好好干,可不许偷懒!而且还要好好给东家把活儿管派好了!”

春生笑着道:“这个我知道!至于派活儿,说实在的,还真不用我费太大劲儿,林婶子家的短工们一个比一个肯干,生怕被辞退,工钱又高,伙食又不差,谁舍得不干哩!”因此,春生很是尽心。

张婶没事的时候就去林氏家陪林氏说说话,她为人会看眼色,隔三差五去一次采薇家,每次去也只坐上半个时辰就回来,既给林氏解了闷,又不惹人嫌。

这一天,张婶带了针线活儿陪着林氏一起做针线。

张婶是做的林氏家的针线活儿

林氏家下人共有十七个,再过几个月就到了换春衫的日子,那么多下人得一人准备两身春衫,而家里的女佣不多,做不过来,所以林氏便分了些针线给张氏几个人做,让她们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张婶便告诉林氏道:“我来这里之看见田家有人回来了。”

林氏也在做针线,她是在给采薇做春衫,已经做好了,正拿着小绣花绷子在袖子上绷起一块绣花呢。

闻言,道:“是田家哪一个回来了,回来干什么来了。”

张氏肃着脸道:“是田家老三一对夫妻,开了田家的门进去打扫哩。”

林氏颇感意外地停了针线,疑问地看着张氏:“那房子不是抵压给了鲁家,人家鲁家三郎一家都搬进去住了,田家乐夫妇两个怎敢硬闯进去,还打扫卫生,鲁三郎不理会吗?”

鲁家从田家要到田宅之后不久,鲁三郎一家大小就搬了进来,还特意想进采薇的家门套近乎,被林氏拒之门外了。

张氏放下手里的针线,一拍手掌,道:“那还得鲁家抵挡得住才行!你是没看见,田老三夫妇是雇了一辆马车,带着衙役来的,那几个衙役一来就命鲁三郎把东西收拾了,一家大小滚出了田家宅子。”

林氏越发疑惑了:“田老三怎么调得动衙役?是他二哥在帮着撑腰?这也不对呀,他二哥要给他撑腰早八百年就撑了,怎么非要拖到现在赶人腾屋子这么麻烦?”

张氏把头向林氏凑了凑,神秘兮兮道:“那些衙役穿的衣服都不是县衙的衙役的装束,听说全是知府衙役的装束,不是我小看田家老二,他就一个小小的县尉,哪里能够调得动知府的衙役?”

林氏震惊的盯着张氏。

张氏继续道:“当时田老三带着知府衙役赶鲁三郎走时闹出的动静太大,有许多村里人都跑来围观,就有人问过他夫妇俩个,怎么知府衙役会帮他们赶人?

田老三夫妇两个都说田老二即将续弦,迎娶的是知府的妹子,那屋子就是知府的妹子通过知府的手把那幢房子又从鲁家夺回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