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七十四章牢房偶遇(第二更(1 / 2)

加入书签

林氏听了半晌才道:“你大表哥为人很不错,可珍儿却这般狠毒!他们哪里像同胞兄妹!”

采薇道:“我当日肯帮大舅妈一家,就是想着大表哥为人好,没想到珍儿居然是这样的人!”

林氏叹道:“算了!就算你大表哥对你有天大的恩情咱们也都报答了,不欠他家什么了。”

采薇点头,吃过饭之后依旧去了季氏家,仍只有季氏一人在家。

田家平和银宝回来过,不过连院子都没进就听见左右邻居说他家出了大事,他父子两个吓得都偷偷的溜了。

采薇到达季氏家时,县令等人已经吃过午饭,里正和村老们正陪着县令说话,见采薇来了,知道他们要审案了,于是都告辞离去。

先前派去盛玉楼调查的几个差人全都回来了,还带回一个外地客商。

一个差人禀道:“那晚和秀枝在一起的男人就是这个外地客商。”

县令便问那个外地客商,那晚他和秀枝在一起,有没有送什么东西给秀枝。

那个客商已经在路上听差人说这次传唤他事关重大,一定要实话实说,别惹祸上身,所以县令问他什么,他都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夜秀枝陪了他一夜之后,他送了她一对银手镯。

秀枝此时什么也不顾了,大喊大叫起来:“你胡说,你什么时候送我东西了!”

采薇连命人掌她的嘴都懒得下令了,命人从一家首饰店里借了十余对银手镯,和秀枝交出的那对银手镯放在一起,叫那个外地客商辨认哪一对是他送给秀芝的。

那个外地客商只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那对手镯:“这一对就是我送给秀枝姑娘的,我的手镯背面都有一个福字,县主不信可以查看。”

采薇拿起一只银手镯来,往背面一看,果然里面刻着一个福字,又给县令看了看,县令又叫差人拿给门外的百姓传递着看了看,然后收回。

采薇似笑非笑的看着秀枝:“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你还要怎样抵赖?”

秀枝惨白着一张脸,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没说出。

她之所以敢铤而走险,带采薇和县令前来家里取手镯,就是想着这对银手镯是外地客商送的,而那个外地客商送她这对银手镯之后就回去了。

她想,外地客商既然已经离开了,至少得一个月之后才会再来五福镇做买卖。

只要采薇和县令找不到送银手镯给她的人,她就能栽赃这对银手镯是珍儿为了收买她送给她的,从而让珍儿变成主谋,她变成从犯,那罪名要轻得多。

可是没想到这个外地客商这么短的时间又回到了五福镇来,可见采薇的福分有多大,连天都帮她。

秀枝大势已去的长叹一声,颓然跪在地上,表示认罪伏法。

案子已经了了,采薇就回去了。

几天之后,县令做出了审判,秀枝和珍儿合谋想毁掉县主清白,实在是罪大恶极,秀枝被判充军军营,并且没收她家房产田地作为采薇名誉赔偿。

珍儿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罚十五亩地的罚金,本来是要**游街示众,最终还是林元锦跪在府门外宁愿革去功名相求,让珍儿不要这么丢人,采薇也念及到底是表姐妹,珍儿颜面无存,对她姐妹二人的闺名终究是有影响的。

再说她也不忍心林元锦一个男子放下尊严跪在她府门前痛哭,她虽然对林元锦没有爱意,可是对他却有别样的情素。

他的率直、他的乐于助人、他的儒雅、他的有担当都让她对他钦佩。

于是跟县令商议,把**游街改为杖刑。

珍儿这一顿打,几乎半个月不能下地。

华氏得知珍儿和秀枝合谋居然想毁掉采薇清白时,怒不可竭,直到这时她才发现珍儿是个搅家精。

虽然华氏也对采薇和林氏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但最多只会口头去毁坏她们的名誉,绝对不会动手夺去采薇的名声,这太令人发指了!因此对珍儿冷淡了许多。

采薇选了十个心地善良的孤寡老人住进秀枝家赔偿给她的那所宅子,他们的口粮就从秀枝家和华氏家赔给采薇的土地里出。

她现在有钱,不在乎这点田地,但也不能不要,便宜了秀枝和珍儿,那就干脆拿来行善咯。

珍儿有她大哥林元锦卖掉田地免赋税的名额的进项和举人的俸禄,那十五亩田地赔给采薇对她家影响不是很大。

可是秀枝一家可就惨了,房产田产一夜之间全没了,一家四口流离失所。

季氏时不时地坐在地上拍手拍脚的哭嚎大骂秀枝,她闯下祸来连累他们受苦,她却充军到军营里有吃有喝有住的,百事不愁。

当小莲把季氏的话禀告给采薇听时,采薇笑了,季氏是真不知道充军到军营其实就是当士兵的玩物,还是对秀枝太过失望痛恨,懒得管她生死,所以才那么说?

应该是后者!

秀枝被扔进了牢房,十日之后就会押解到军营。

一进牢房,她就被几个长得膘肥体壮的女囚犯勒索钱财。

她连戴的银耳环都被官府没收了,身上更连一文钱都没有,哪里来的银两孝敬那几个女囚犯,因此被那几个女囚犯痛扁了一顿。

为了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