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八章怒砸伍家(第三更)(1 / 2)

加入书签

伍老头一家大小像躲在乌龟壳里的乌龟,小心翼翼的打开房门,探出小半个脑袋向外张望,院子里已经没人了,不过满院子的狼藉,让人触目惊心。

一家人这才战战兢兢的从各自的房间走了出来,见从院子里到堂屋、到厨房全被打砸的稀烂了,连一个茶碗都没剩下,更别说那些柜子、炕桌等家具了。

伍老太又是心疼、又是气愤,低声咒骂了两句,又怕被人听到告诉那群年轻人,引得那群年轻人又杀个回马枪,所以不敢多骂,闭了嘴,铁青着脸坐在炕上。

伍老太的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孙女清理院子堂屋和厨房,被打砸坏了的那些家具只能当柴烧了,锅还可以留下来当废铁卖,那些被摔得稀烂的杯碗碟只能扫出去。

虽然大人们个个心里都堵得慌,这些东西全部毁坏了,拿钱去买新的,至少得要三四两银子才够!

可是孩子们都很高兴,现在天热,家里被打死的那几只猪肯定卖不出去,那他们就有猪肉吃了。

伍老头看着那几只半大的猪,心疼的要死,这几只猪如果养到年底,至少可以卖五六两银子,现在全成泡影了!

他叹了一口气,对大儿子顺杰道:“你别收拾了,赶紧和你两个弟弟,把这三只猪杀了,把猪肉拖到集镇上卖掉,换一个钱是一个钱。”

顺杰兄弟三个就开始杀猪,女人们帮忙做血肠。

忙完了,顺杰兄弟三个就把三只猪拖到集镇上去卖。

可是这十里八村的人都恨他们一家造谣让这里的年轻人失去了进济生堂的机会,谁都不买他们家的猪肉。

虽然辽东的夏天要比别的地方凉爽多了,但毕竟也是夏天,再这么拖下去这些猪肉非臭了不可。

兄弟几个心急如焚,一合计,干脆把这些猪肉便宜卖给酒楼饭馆。

虽然最后那些猪肉全部都卖出去了,可是卖价超低,兄弟三个心里都不好受,并且那些内脏和血肠都没卖出去,人家酒楼饭馆的掌柜嫌这些东西都不新鲜了,因此不要,兄弟三个只好提了回来。

一天之后,济生堂又贴出招伙计的告示。

众人都纳闷,不是济生堂要在县城招人吗?怎么又贴告示招人?于是有人去向伍大夫打听。

伍大夫说道:“我想来想去,还是把机会留给咱们本地的年轻人,所以和县主商量之后,县主便给在县城里招来的那几个伙计一人赔了三两银子的损失费,不请他们了,所以我这才重新贴出告示招人。”

众人大喜,纷纷通知自己的儿孙,没有儿孙的,也要告知自己亲戚家里的男孩子赶紧去应聘。

伍大夫暂且招了十个伙计,四个负责抓药,六个负责在药房里加工草药。

加工草药并不容易,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加工程序,并不是像或者民间流传的那样,采到草药,只需把它晒干即可,要真是这么简单的话,许多穷苦百姓都可以靠采草药增加一点收入。

所以加工草药是一门手艺。

草药加工在医术上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

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用药的目的。

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

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药效。

而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因此草药加工是个关键,直接决定着草药的疗效。

那些没被选中的年轻人唉声叹气,伍大夫安慰他们道,等以后他的药房扩大规模之后,还会招人的。

招了药房伙计,那就必须得有草药加工。

虽然伍大夫种了五百亩的草药,可是到秋季才能收获,现在还是得需要有人去山上采草药卖给他才行。

于是伍大夫又在寄生堂门口贴出告示,广招草药。

百姓们不认得草药怎么办,采薇特意请了绘画师把所有的草药全部都画成大幅图案,挂在济生堂里,让百姓好认识。

然后又令伙计每天挂出要收购哪些草药以及每种草药的收购价,这样就可以避免一种草药收购的过多,另一种草药收购的不够的情况。

而那些百姓也可以根据济生堂收购价格和需要收购的草药种类去山上采挖草药,就不会存在挖回来的草药没人收购的尴尬场面。

济生堂这一举措大大的惠及了当地百姓,乡亲们自然对采薇一家赞不绝口。

采薇眼见着济生堂一步步走上正轨,只觉肩上的担子又轻了一些,每日里从镇上和田庄巡视回来之后,就和林氏、小满一起商量着准备自己的嫁妆。

林氏的打算是,等这个暑热天气,把该做的针线活儿全都做出来。

四季的衣服鞋袜各十套,还有枕套帐幔等物,林林总总加起来够她们忙活的了。

半个月后,是林元锦去别的县赴任的日子。

那天一大早,采薇一家特意前去给林元锦送行,珠儿姐弟四个也去了。

别人去赴任做官都是喜气洋洋的,林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