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3章 新景象!(1 / 2)

加入书签

“孩子他爹,今天腊八,食堂里熬了腊八粥!待会儿让阿娘带着孩子去食堂吃吧。”

赵李氏起得早,她去院子里,洗漱,收拾家务。

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家务,洗衣服什么的,家里的婆婆会带着孩子帮忙做。

赵李氏跟过去不一样了,来到山寨,入了工坊,她每天也要上工、赚钱。

一个月下来,加上加班费、奖金等,总收入居然比丈夫赵大郎还要多。

自古以来,都是有钱就有底气。

赵李氏作为一个妇人,原本要负责家里的一切。

洗衣做饭,侍奉老人,照顾孩子,丈夫回来,还要伺候丈夫。

一天到晚脚不沾地,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吃得还最差——

按照规矩,也是生活所迫,家里有点儿好东西,也是紧着男人。

不只是男尊女卑,还是因为男人是顶梁柱,是家里经济的来源。

他吃好吃饱了,才能有力气干活,才能赚到钱,一家人也才能活下去。

其实,单纯计算工作量的话,赵李氏在家里,也并不比赵大郎在外面清闲。

但,在古代,能够提供给女子的活计,实在太少了。

除了洗衣服、做饭、打杂等,没有太多的选择。

而这些活儿,工钱也不会太高,还没有升职的可能。

还是当初在县城,赵大郎夫妇被印子钱逼得没有办法,绝望之下顾不得多想,就第一个报名,来到龙门寨做工。

“幸亏当初我们来了!否则我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还有这么好的寨主!”

赵李氏来到龙门寨后,无数次的心底感叹。

龙门寨不只是让他们夫妻赚到了钱,更让赵李氏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了自己的价值。

她是女人,可她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赚到不少于丈夫的钱!

有了钱,都不用赵李氏刻意强求,她在家里的地位就变得不一样了。

婆婆不会总是嫌她没用、不贤惠,丈夫也不再对她呼来喝去。

婆婆和儿女们,甚至主动分担了所有的家务。

就连丈夫,偶尔工坊放假,也会帮着洗衣服。

不是他们忽然变得心疼她,而是他们知道,赵李氏多在工坊干一个时辰的活儿,就能多赚几十、甚至上百个铜钱。

钱啊,这可是钱。

多攒攒,他们家的欠债就都能还清。

家庭主妇变成了能够赚钱的财神爷,家里人自然就能另眼相待。

现在的赵李氏,腰杆儿直了,头也抬起来了。

跟丈夫说话的时候,也更加的从容,平等。

不再像过去一样小心翼翼,而是有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

“腊八啦?这么快?”

赵大郎倒还好,不会排斥妻子的“变强”。

开玩笑,他们是夫妻。

娘子能干,能赚钱,最终受益的也是他们这个家啊。

压在他们头上的高利贷,在夫妻俩加入龙门寨后,这才三个月呢,就已经换掉了一半。

其实,可以全部都还上。

因为管事说了,他们夫妻工作努力,为人老实、实在,把家都搬到了山寨,按照山寨的规定,是可以预支工钱,或者向工坊借钱的。

预支半年的工钱,以后的日子里,每个月扣除一定的数量,还能有剩余,用以养家。

向工坊借钱呢,工坊不会收利息,到了规定的还款日期,直接偿还本金就可以。

赵大郎夫妇曾经心动过,想着两个方案都可以。

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不再借钱了,有多大碗吃多少饭。”

“对啊!咱谁的钱也不借了!反正放印子钱的李郎君知道咱们投了龙门寨,便免除了剩下的利息。”

只是还本金,压力就小了很多。

赵大郎两口子算过,再有几个月,他们就都能还清。

除了还债,他们还攒了一些钱。

到时候,就在山寨周遭的空地盖个院子。

他们现在住的是员工宿舍,虽然免费,虽然有着各种便利,但房子还是小了些。

他们一家好几口,多少有些住不开。

再者,孩子慢慢长大了,有儿子有女儿的,总不能一直跟父母挤在一个床上。

过去是没条件,只能将就。

现在呢,还债有希望,夫妻俩还都能挣钱,有了余钱,盖个新房也就顺理成章。

“转眼就到腊月啦,咱们来到山寨,也有三个月了吧。”

“可不是!”赵李氏也是略感慨。

三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可对于他们一家,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