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章 神秘的德国高人(1 / 2)

加入书签

汉斯国枪械专家施坦格眼神发亮,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这支“民24式”半自动步枪,似已如痴如醉。

他已翻来覆去地把各个分解部件仔细观察了好几遍,口中不停地赞道:“导气式后座、行程短活塞、枪机回旋闭锁方式,的确是极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有诸多好处。”

施坦格抬头问宋鸿飞道:“宋博士,您刚才说过,贵国还设计了一挺和这支步枪的原理、结构一致的机枪?”

旁边立刻有德方人员给宋鸿飞介绍道:“宋博士,这位是毛瑟兵工厂的设计师施坦格先生,g34机枪的设计者正是他。”

宋鸿飞答道:“是的,施坦格先生。机枪和步枪是一致的自动原理,其他主体结构基本也一脉相承,某些零部件甚至可以通用,最大的不同是机枪为长行程活塞。气冷式,轻/重两用,这一点,和贵公司的g34机枪是一样的。”

此言一出,不单施坦格,周围瓦尔特、克虏伯等兵工企业的专家们都不由暗暗惊讶,他们自然最清楚,零部件通用的设计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是多么重要,好处也诸多,如此简单的枪械结构,意味着制造工艺也简单,也意味着消耗更少的材料和工时,当然,对设计的要求也更高。

宋鸿飞话里有意无意提到g34机枪,听起来似乎带着针对性。施坦格有点不高兴,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采用枪管短后座原理的g34结构过于复杂确也是事实。

施坦格暗自感叹:“真如所说这样,就意味着‘比g34机枪先进’这句话,的确不是华夏国人自吹自擂。”

令众多汉斯国专家感到最无法理解的是,这些前所未有的理论,这种精妙的设计方法,还有他们设计出来的半自动步枪,实在太过超前了,这是远超这个时代的理念!华夏国人是怎么突破这些理论和技术的?

施坦格目光灼灼,仔细端详着导气活塞、自动枪机各部件,抚摸着枪机上的闭锁凸榫、引导槽和导气活塞气室。

施坦格似喃喃自语地道:“真是个奇迹,只看到这支步枪,会令人以为是汉斯国最先进工业的概念性样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华夏国的工业发展到了这个水平,这是远超时代的理念和设计。以华夏国落后的科技水平和工业技术,竟然能孕育出这么超前的研究和产品?这一切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宋鸿飞亦不禁暗暗惊讶,果真天下之大,能人辈出,汉斯国专家的确水平高超、眼光精准,他们的工业实力确是不可小觑。

他平静如常,淡淡说道:“这里面凝聚了华夏国很多人的心血、智慧、努力,以及他们最赤诚的爱国之心。想必你也已知道,我留学美国之时,在设计这支枪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帮助。诚如您所言,以华夏国现时的工业水平,还难以大规模批量生产,这也是我们此次前来共商合作的缘故。我相信,它将会给中德两国带来极为美好的前景!”

各个兵工企业的专家们回味着宋鸿飞的话,暗自心想如果能达成合作,不论是这个研究理论还是设计方式,对汉斯国企业来说都会带来巨大的好处。

而此刻旁边的某些德方人员,立即敏锐地从宋鸿飞的话中察觉到了某些信息,在美国设计时得到了许多帮助?这是不是说明美国已经在和华夏国合作进行先进轻武器的研究?

这些年华夏国和英、法、比、奥、捷克等传统武器出口国的军购交易频频,甚至已传出华夏国以某种方式秘密入股进行合作的传言,难道说,这极可能并不是空穴来风?

德方人员又联想到,美国陆军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修改后,才于1936年设计定型和开始批量生产1半自动步枪,但在投产后又再一次进行了重大修改,是不是因为借鉴了华夏国这支步枪的设计而进行修改?

再对比当下的欧陆各国,汉斯国自己还未设计出半自动步枪,而刚面世的g34机枪又有结构复杂、生产困难的巨大缺陷,显然本国在轻武器方面已不在引流潮流,这是否会给元首的军备扩张计划带来影响?

这是宋鸿飞放出的一个烟雾弹,有意无意,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让人难以判断。只是他自己也万万没想有到,他这个烟雾弹,竟然引起了德方这么多的联想。

“它们的确是超越时代的设计,它们本不属于这个时代!”一个冷漠的声音突如其来地响起。

宋鸿飞内心忽然猛地一震!

周围众人闻声望去,一人已缓步上前。

宋鸿飞看向那人,此人身穿汉斯国国防军制服,中校军衔,一双湖水般澄澈碧蓝的眼睛,鼻梁高挺,薄削的嘴唇棱角分明,显示出他的坚毅和决断,除此之外平平无奇,毫不起眼。

宋鸿飞心中已然暗凛!

刚才他引起警觉时,已暗暗留意观察了周围的所有人,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人,当时此人也在台下,自己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此人看起来普通到你都不会注意到他,但此时宋鸿飞惊觉,自己已看走了眼。

宋鸿飞这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