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四章 旧火器(1 / 2)

加入书签

……

就着丁册和账册,尤振武询问所中的各项事务,周运对答如流,看的出,他对中卫所上上下下的情况,了如指掌,其账册也都记载的清楚明白,字迹工整,一笔不差。

想起父亲曾经说过,这些年多亏了周运的打理和统筹,中卫所才能勉强维持,即便朝廷五年没有发过饷银,中卫所的军户们也没有饿死、饿跑一人,这都是周运的功劳啊。

尤振武暗暗点头,心说怪不得能得爷爷信任,父亲赞许,周运从严统筹,一丝不苟,确是一个难得的后勤人才。

尤振武惊讶,却不知道周运更惊讶,

在周运的印象里,少千户就是一个舞枪弄棒,一心想着上阵杀敌,建立功业的热血青年,对于繁琐的俗事,一向都是毫不关心,也毫无理解,想不到今日所问,却句句问在实在要害处,如多年老吏,俨然像是换了一个人。加之刚才检阅操练时的沉稳和大度,这不禁就令周运更是惊奇,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榆林城里的传言是真的?

原来,经过一天的发酵,不但是榆林城,就是周边的卫所堡子,也都听到了少千户被岳王爷托梦的一些风声,周运是佥书,消息比一般人更灵通,因此他是长乐堡中第一个听到的人,原本他是不信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岳王爷不是乱神,但他也不会轻易相信所谓的托梦,只是现在看着少千户,清楚感觉到少千户的忽然蜕变和成熟稳重,这让他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不由就动摇起来。

难道真有这样的神奇?

想到此,周运回答的就更是谨慎和小心。

……

“武库账册,咱卫所有虎蹲炮两门,鸟铳二十八支,三眼铳一百一十一支,拐子铳,五雷神机,四眼铁枪若干,这些,都有吗?”冷兵器不说,尤振武翻着账册问火器。

“拐子铳,五雷神机,四眼铁枪,都在。虎蹲炮、好用的鸟铳和三眼铳都被游戎带走了,鸟铳余三支,三眼铳,余二十九支。”周运回。

“火药呢?”

“尚有一十二罐。”

不比内地,作为边疆要塞,榆林的火器还是较为充足的,也因此,即便是一个小小的中卫所,所拥有的火器数量也不在少数,榆林城中应该更多,只不过大部分都是中看不中用罢了。

“走,带我去看。”

尤振武起身。

……

从治所出来后,左转是粮仓,右转是武库。

粮仓少有积粮,武库则基本空荡荡,就冷兵器来说,除了一捆长枪、十几把长刀,几张短弓、零星的羽箭,几面圆盾,再没有其他。

大部分堪用的武器,都被父亲带走了。

甲胄则是一具完整的也没有。

至于火器,账册上所记的,什么拐子铳,五雷神机,四眼铁枪,倒一一都在,这些兵器除了一个个威武好听的名字,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实用性,边将们心知肚明,很少使用它们,基本都放在武库里藏宝,相比之下,三眼铳和鸟铳还稍有实用性,用的比较普遍一些。

但作为一个穿越者,尤振武对明末名目纷繁的各种火器,还是非常有兴趣的,从拐子铳、五雷神机,一直到四眼铁枪等,每一项火器,他都要拿在手中,仔细的端详,简单操作,并向薛得贵询问使用的方法。

问清楚之后,他都会暗暗叹口气,心想这些武器确实是没有实用性,白瞎了一个个好名字,就一个矿业大学的高材生的眼光来看,这些火器不但铁质不纯,质量堪忧,而且铸造方法也有很大的问题,论起来纯属是浪费资源,未来除了回炉再造,再没有其他的用途。

这其间,他对周运的工作能力,再一次暗暗点头---连这些不实用的火器,都被保养的极好,由此可知,周运不但工作细致,而且相当的用心。

相比与尤振武饶有兴趣,翟去病却是一点兴致都没有,直接来到三眼铳之前,举着一根三眼铳进行瞄准。

而在那些“华而不实”的武器之后,尤振武也在三眼铳的前面停了下来。

比起前面的武器,三眼铳的名气大了不少,知道的人很多,就明中后期的历史记载来看,历次战役,都少不了三眼火铳的身影。

尤其是边军骑兵,最喜欢使用的火器就是三眼铳,一来三眼铳质量可靠,不易炸膛;其次是马上三发连射,气势惊人,就算敌人不怕,敌军坐骑也常常会被三眼铳的火光和硝烟惊的跳起,乱了阵型;最后,连发完毕之后,三眼铳还可以当铁锏使用,冲入敌阵,向敌人猛砸。

万历入朝做战时,辽东骑兵使用三眼铳、火箭、斧头和铁鞭,将不明就里的日本武士杀了一个人仰马翻,但就实际杀伤力来说,三眼铳的威力实在是不敢恭维,日本武士被杀,一部分因为他们是轻甲,不具防御力,第二则是因为惊吓冲撞,最后则是缺少和骑兵对抗的经验。

己巳之变时,满桂带领的边军,同样使用三眼铳向建虏猛射,只看见硝烟火光,连续排射,好不热闹,又听见叮叮当当的,弹丸击中铁甲的声音,但建虏重甲兵却鲜有一个倒下,原因就是因为三眼铳威力有限,无法击穿建虏重甲兵的双重铁甲。最终,建虏铁甲兵砍断了立在火枪兵前面的木栅栏,建虏骑兵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