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四章 清野(1 / 3)

加入书签

同一时间,尤振武正和一个四十多岁的绥德将领见面。

“你叫什么名字?现何职位?”

“回总镇,卑职李淮,为千户。”

“你是榆林人?”

“是,卑职世居榆林。”

“你年纪比孙鸣球大,资格比他老,战功更比他强的多,何以居于其下?”

“卑职能力有限,孙鸣球又朝中有人,原也正常。”李淮低下头---他说的轻松,但心中的愤懑和不平,却是清楚展现。

“不正常,有功赏有过罚,才是治军第一要。过去不提,现在绥德军要退往榆林,孙鸣球有通贼的嫌疑,我已经将其拿下,本镇暂提你为守备,代替孙鸣球,统领绥德兵马。望你不负我望,整肃军纪,快撤快行。”

李淮大喜,抬起头,双手抱拳激动的说道:“谢总镇栽培!卑职必尽心竭力,以报大人知遇之恩。”

“好,你即刻带人,搜集城中所有的车马,不许一辆车一匹马,留给闯贼。”

“是。”

“城中所有火炮火器火药,所有仓储,知州衙门、几处城楼的铁器,全部敲打下来,也装车拉了。”尤振武道。

“是。”

“去吧。”

李淮得了令。急急去了。

……

尤振武披了大氅,正准备上马往城中巡视,忽然看见一个人影从旁边探头出来,火把光亮照着她清秀的脸,却是小丫鬟韩素宁。

尤振武心中一暖,他知道是李文英担心自己,所以派韩素宁来看了。

想到此,他大步走过去。

韩素宁忙向他行礼:“见过总镇。”

“夫人还没有休息吗?”尤振武问。

“没,夫人煲了碗鸡汤,请您过去。”韩素宁回。

尤振武犹豫,身后的翟去病却道:“哥,你去吧,这里有我们呢,有什么事,我立刻禀报你。”

“也好。”尤振武叮嘱了李承芳和翟去病几句,然后就快步去往知州衙门的后院厢房,那里是他和李文英今夜的住宿之地。

等尤振武走了,翟去病兴奋的去找尤定宇:“三爷三爷,我哥去了!”

“去哪了?”尤定宇闲不住,这会正骑马挎刀,跟着军士一起巡街呢,听到翟去病的喊,有点不解。

翟去病指了指知州衙门,小说:“我嫂子那。”

尤定宇瞪眼:“多大的事,你也跑来告我?”忽然想起什么,恍然大悟的问道:“他们两……是不是还没有圆房啊?”

“没有呢。一路都是马车军营,哪有机会?”翟去病笑:“我看,八成就是今晚了。”

尤定宇在马上作势要踹他,口中道:“去去去!少嚼你哥的舌根子。”

翟去病笑着去了。

等他走后,尤定宇在马上也是微笑。想到战死的侄子,忽然又是叹。

……

天亮了。

“当当当当~~”

铜锣声在城中各处响起,很快,绥德四城的城门“直嘎嘎”的全部打开,先是官军,然后百姓,车马骑兵夹杂着很多的独轮车,从四门滚滚而出。

虽然一夜折腾,出了一些小风波,有一些小抗拒,但总体上还算是顺利,在尤振武的严令之下,绥德城中的大户富户,一家不差,全部都收拾好了行装和财物,带上家人,跟着榆林军撤退,一些小户和普通百姓,在惊慌气氛下,也选择跟随。

尤振武立马城门口,望着撤退百姓,面色非常凝重,逃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百姓们愿意抛下家业,背井离乡,跟随他撤往榆林,这不但是信任他,也是将身家性命交给了他,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一定要安安全全的把绥德百姓带到榆林。

此时,城中火光升起,却是州衙门和州府库的方向,燃起了熊熊大火。

这当然尤振武的命令。为的就是不让闯军顺利接管绥德,并能在绥德休养并获取粮草补给。

……

从四门而出后,撤退的队伍很快就汇集到了通往榆林的官道之上,一眼过去,队伍浩浩荡荡,百姓们扶老携幼,推推拉拉,连绵不绝。

到处都是人喊马叫。

婴儿啼哭,父喊子,儿唤娘的声音,贯通前后队伍。

当最后一个撤退的百姓,离开城门口,身后再没有人后,尤振武催马追上中军。

照尤振武的命令,马大志领兵在前面开路。武尚忠则是带兵断后。中间护卫由尤振武亲自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