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五十四章 登门做客吃顿拳(1 / 2)

加入书签

男女双方,早年曾在一人家乡一人异乡相逢。

如今依旧如此,只不过双方对换,毕竟北俱芦洲算是她这位清凉宗开山宗主的半个家乡了。

山下俗子,认祖归宗,是头等大事。山上清心寡欲的修士,对待此事,更加重视。

贺小凉转头对身后那位宗门供奉的嫡传弟子,说道:李舟,你先回山头。

李舟虽然有些失魂落魄,仍是立即收起杂乱心了,小师叔就让他说给你们听,在他那儿,有趣的山水故事茫茫多。

一个小道童使劲摇头道:我觉得肯定不如小师叔讲得好!

张山峰晃了晃手,笑容灿烂道:尽瞎说些大实话。回头下了雪,一起打雪仗,小师叔与你结盟。

那个小道童立即拒绝,休想!

听师兄们讲每次打雪仗,就数小师叔被雪球砸得最惨,因为个儿最高,跑得快,就算被砸了也不会生气。

张山峰伸手扯了扯道袍领口,一本正经道:敢不尊敬小师叔?就不怕被你师父打得屁股开花?

那个小道童皱着小脸,轻声道:师父去年走了。

张山峰愣了一下,叹了口气,然后指了指那个小道童,轻声笑道:其实没走呢,你不还记着师父吗?

小道童低下头,红着眼睛,嗯了一声,师父走的时候,也是这么讲的。要我莫哭,说只要惦念着师父,师父就没走,不用经常惦念,偶尔想起就很好了。还说等到我什么时候想起师父,不那么伤心了,就是长大了,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下山去斩妖除魔。小师叔,怎么都过了这么久了,都一年多了,我还是伤心得很啊。

张山峰想了想,还是没能说些什么安慰言语。

小时候,日子好像是一天一天,掰着手指头过去的。

大一些,一个月一个月,便过了每一年。

如果成了山上的修道之人,境界高了后,十年百年,好像都会转瞬即逝,能记住多少个身边人?又有几人,能算身边人?

张山峰曾经问过师父很多问题,可是火龙真人很多时候,都只说问题没有答案,问题本身就是答案,许多看似答案,就是下一个问题。

张山峰没觉得师父是在敷衍自己,所以自己就能更加茫然。

师父道法高不高?

当然不高。

因为师父的道法不在山上,天上,在山脚的人间。

一个小道童好奇问道:小师叔,想啥呢?

张山峰刚要说话。

有个小家伙便轻声道:肯定是在偷偷想念山下的漂亮姑娘了呗。

另外一个小道童便来了一句,尽瞎说些大实话。

张山峰呵呵一笑,先前那个斩妖除魔的山水故事暂且不表,且听下回分解。小师叔先与你们说个更精彩的压箱底故事。

不曾想有个小道童立即与同伴们说道:别怕,小师叔肯定是想拿鬼怪故事吓唬咱们。

张山峰看着这拨一个比一个机灵伶俐的小王八蛋,身边当下这一圈小道童,比起下山前的那些个小师侄们,好像更难伺候啊。

张山峰只好拿出杀手锏,高声喊道:师父,咋个还不下雪嘛。

老真人正坐在远处崖畔打盹,开口笑道:上个茅厕,不还得先吃饱饭。

所有小道童都可怜兮兮看着这位小师叔,觉得小师叔脑瓜子好像不太灵光唉。

张山峰站起身,罢了,教你们打拳。

嘘声四起,全跑光了。

不下雪,没故事,大冬天的也没什么山上野果,各家师父也没让谁屁股开花,小师叔便没啥用处了嘛。

张山峰突然发现一个小家伙停下脚步,没走。

张山峰已经心满意足,笑着招手道:好好好,小师叔就教你一人拳法。

那小道童嘿嘿一笑,嘴上哼哼哈哈,打了一通王八拳,然后撂下一句小师叔学会没就跑路。

张山峰挠挠头。

这拨小师侄贼滑头,小师叔带不动啊。

黄昏时分,狮子峰山脚的市井小镇。

一位青衫竹箱行山杖的年轻外乡人,走入一间生意不错的布店。

一位正在招呼客人的妇人转头瞥见了有客登门,笑道:哎呦,这位小俊哥儿,给你媳妇挑选绸缎来啦,做一件好看衣裳?

陈平安用家乡方言笑道:柳婶婶,我叫陈平安,家住泥瓶巷。

妇人愣了一下,我家槐娃儿经常念叨的那个陈平安?

陈平安点点头,手里拎着些大包小包的礼物,都是小镇店铺置办买来的。

妇人赶紧撇下手头的生意,让几位家境优渥的小镇妇人自己挑选布料,给陈平安拎了条长凳,招呼道:坐,赶紧坐,李槐他爹上山去了,什么时候回来做不得准,不过只要山上没那些个狐狸精,最晚天黑前肯定滚回来,不过要我看,真有那成了精的狐魅,也瞧不上这木头疙瘩不是?也就我当年猪油蒙了心,才瞎眼看上他李二。

妇人坐在长凳那一头,与这个陈平安半点不生疏,泥瓶巷,我晓得,离着铁锁井挺近的,人不多的小巷子,巷尾巴上有个年轻寡妇,生得比我稍稍差些,离着泥瓶巷不远,杏花巷的那个马神婆,你应该知道的吧?这老婆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