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7章 面对(1 / 2)

加入书签

因为他全部换成了纱布,浩浩荡荡十来辆牛车装着送过来的。

你想,本来东京城的道路就不算宽,加上摆摊的商贩——路就更窄了。

而这么十来辆车慢慢悠悠的一走,直接就变成了堵车大现场。

偏偏不管怎么堵,杨元鼎的牛车队还就快不起来。

问就是牛走不快!

这么一路走来,又是这么大阵仗,见到了这个情景的,不得都问上一句?

如果是人家窃窃私语也就算了,偏偏只要有人一问,负责押送这批纱布的管事就喜气洋洋地解释一句:“这是杨家和白家,李家三家给

这个管事没有别的优点,就是嗓门大。

等到了

不到一个时辰,这个街头盛况就已经传遍了整个东京城。

就连皇宫内院,都知道这个事情了。

郭皇后简直哑然,冷哼一声,“这个杨家,惯会装腔作势!弄这些宣扬自家的事情!好名声都被他们家占完了!”

官家站在门口,目光有些冷,语气也有些不善:“你若想你也能贤名在外,也可做。”

郭皇后一回头,看见官家站在那儿,顿时吓得三魂飞天,脸色大变:“官家,官家怎么来了?”

官家却没回答,反而是一甩袖子就走了。

郭皇后看着官家冷漠的样子,气得咬牙,转头就忍不住哭了:“对旁人都是宽容仁厚的温和样子,怎么到了我这里,就这样了?到底我哪里让他不满意?!”

宫人们吓得一个个低着头,根本不敢说话。

这头,官家出来之后,就去了苗氏处,对苗氏抱怨道:“本想和她商量一下,宫中捐多少,结果就听见她在那说闲话!非但没有半点同情心,还要嘲讽三郎一家!说他们那是为了占好名声!”

苗氏是官家奶娘的女儿,两人也算是一同长大,情分非比寻常。见官家烦躁,便柔声相劝:“她也是不了解杨家那一家。尤其是三郎。这样大张旗鼓的,分明是想逼着其他人家也一起捐钱捐物呢。”

“可不是么?”官家叹了一口气:“身为皇后,不能以身作则也就罢了,却连仁慈之心都无!倒不如让位算了!”

苗氏赶忙相劝。

这种事情,不是小事,真要废后,那还不得在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

最终,在苗氏的劝说下,官家倒没有继续抱怨。而后和苗氏说起自己打算从私库里拿出些钱财来,作为抚恤之用。

苗氏也道,自己和其他妃嫔,也愿捐赠一些,数量不多,但也是个心意。

官家连连点头:“还是你们有仁慈之心。”

郭皇后此时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兀自抱怨着,可惜也无人敢劝解两句。

而此时,宫外各家,不管是抱怨还是不抱怨,反正东西和钱都是准备出来了。少不得还要打听两句,别人家准备了多少,莫要落于人后,惹人笑话。

几乎没等到

那络绎不绝的样子,简直是让人惊叹。

杨元鼎作为院长,这会儿和账房那边一起清点东西,笑得合不拢嘴。

没处理过的纱布,还得杨元鼎拉回去处理。

而那些钱,也拿去买器械等物。

于是,杨元鼎含泪赚了一点点处理纱布和器械的钱,最后愣是没亏本不说,还有点余钱,给熬夜加班的工人们发了加班工资和红包。

最伤心的,应该是太医署。

太医署这边,人人都很疑惑:为什么捐钱捐东西,都没有太医署这边的份?反倒是

有人把这话学到了陈深严的面前。

陈深严冷笑一声:“人家治伤员,那是赊账自己贴钱治着呢,我们治伤员,那有朝廷兜底,能一样?”

捐给太医署,不等于是给了朝廷?

可捐给

百姓们能不感恩吗?

能不急着他们的好吗?

而且,

陈深严唯一庆幸的是,自家没有被那两口子坑上就不错了。

来学舌的人,被陈深严这话给骂得一脑袋尴尬地退了出去。

这下倒好,没有人敢说闲话了。

陈深严也乐得清静几天。

不过,陆岩的父母终于过来了。

陆岩父母下车时候,脚步都是虚浮的,差点走不稳。

还是兰君才陪着他们过去

本来是想把陆岩尸体带回来的,可是太医署这边并没有保存尸体的地方。

所以,陆岩还是一直停尸在那边。

去接待一行人的,还是张司九。

看见陆岩父母和弟弟妹妹,张司九与他们对上目光,就忍不住轻声说了句:“抱歉,我们实在是能力有限,尽力了也没有将人救回来。”

陆岩弟弟妹妹也都才十五六七这样的年岁。

但他父母却年岁已经不小了,尤其是父亲,鬓发都斑白了。

看着他们,张司九更觉得心痛,所以行礼之后,几乎都不肯起来。

如果早点想起来内出血这件事情,或者多分点心思在陆岩身上,也许就是不一样的结果。

张司九这样一句话后,本以为还是会听到责怪或是发泄怒气的话,结果却被陆岩母亲扶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