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最终人选(1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阻止李治的话语刚一说完一众大臣们就忍不住暗自撇嘴。</br>这晋王殿下看上去倒是年纪幼小。</br>可要是有谁真的将他当成小孩子来看那可就离倒霉不远了。</br>且看现在这出戏码就知道人家父子俩这配合绝对是默契至极。</br>就在众人胡思乱想的当口李治再次开口道:“父皇,既然计划是儿臣提出当然是儿臣最为了解。”</br>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一眼朝堂上的众人。</br>随后继续说道:“既然众位大人都不愿抢占如此大的功劳那儿臣只好当仁不让了。”</br>众人此时依然没有说话。</br>他们脑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演!接着演!我倒要看看你们父子何时才会图穷匕见。</br>李世民听了李治的话以后依然摇头道:“此事断然不可,岭南开发纵然利好无穷但总归存在风险怎可让你一个稚童担此大任?”</br>众人仍不说话,就在一旁看起了好戏。</br>李治道:“父皇,眼下大唐医学足以解决瘴气之危,儿臣身具医术定然无碍。”</br>李世民听了这话以后也不由得有些犹豫。</br>李治除了年纪幼小以外无论是思想还是能力确实都足以当此大任。</br>但岭南之地的环境也确实恶劣,万一发生不测便肯定难以救援。</br>到时为了一个小小的岭南而让自己痛失爱子岂不是得不偿失?</br>想到这里李世民便要继续开口拒绝。</br>却听李治开口道:“父皇,儿臣此去可保万全,请父皇放心下旨,儿臣保证不出五年定为父皇建成一片粮仓。”</br>李治这话说完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br>到了此时他们才知道李治说的话都是真的。</br>不然的话又怎会许下如此苛刻之条件?</br>房玄龄此时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道:“陛下万不可让晋王殿下亲身涉险,此事还有商量。”</br>长孙无忌紧跟着开口道:“陛下,朝中能臣无数怎能轮到晋王殿下亲往?”</br>其他人倒是还好,他们只是惊讶于事情的发展与他们的设想不同。</br>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不是摊上自己他们都能接受。</br>但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可不能再沉默了。</br>李治是谁?</br>他不但是堂堂皇子更是房玄龄两人的学生。</br>李治的利益和前途可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br>李治现在是什么势头?</br>那是只要不出大错就完全可以凭借之前的表现站稳朝堂的。</br>以他如今的年纪和地位今后将有大把机会可以轻轻松松地赚取功劳。</br>又何必冒着生命的危险跑到那等蛮荒之地去打拼?</br>王珪和戴胄两人也连忙站出来反对。</br>他们两人清贫了大半辈子,现在好不容易跟着李治沾了些光靠他的工坊赚了点分红。</br>如今李治居然想要跑出去冒险?</br>这要是一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那他们岂不是又要开始吃老本?</br>众人的反对让原本想要答应的李世民又开始有些犹豫。</br>这事儿如果换成其他年长的皇子他没准还真能痛快地答应。</br>毕竟这件事办成以后的利好实在太大。</br>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够办成那他绝对是不会吝啬重赏的。</br>可是李治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br>这让他实在是有些舍不得让李治离开自己的身边。</br>没想到李治却在此时开口道:“父皇,开发岭南既有无穷的经济利益更能直接对西南蛮形成巨大威慑。”</br>李治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继续说道:“既然龙骑军将要扩编不如就由儿臣带到岭南既能保证儿臣的安全或许还能为我大唐再度开疆拓土。”</br>一直沉默不语的侯君集在听到李治的说法以后当即眼神大亮。</br>他连忙开口说道:“陛下,微臣愿亲往岭南进行开发,纵然万死也绝不负陛下所望。”</br>这时候他也不管这件事是不是针对他的阴谋了。</br>因为李治所画出的这张大饼实在是太大了。</br>不但能够让他建立不朽的功绩而且还有了掌控龙骑军的机会。</br>如此千载难逢的好事如果不争取一下自己今后肯定会懊悔致死。</br>然而这时候他再想要争取却有些晚了。</br>刚刚还避之唯恐不及的一众大臣已经全都被李治的提议给打动。</br>于是所有人都开始拍着胸脯想要接下这个任务。</br>富贵险中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